對于計劃選購中型插電式混動 SUV 的消費者而言,車輛在日常場景中的實用性能否貼合多樣需求,比如載人載物是否靈活、不同路況駕駛是否順暢,以及長期使用中的經濟成本是否可控,像是能耗開支、養護投入等,都是決策時需要重點權衡的因素。前段時間,我有機會對比亞迪宋 L DM 2025 款 DM-i 112KM 車型進行了多場景體驗,從工作日通勤的能耗消耗,到周末家庭出游的底盤感受,再到不同路況下的動力與空間表現,都有了切實認知,接下來就結合這些體驗,和大家分享這臺車的具體情況。

能耗是影響長期使用成本的核心因素,這臺比亞迪宋 L DM 在能耗方面的表現貼合日常需求,能有效降低用車開支。它的 CLTC 純電續航里程為 91km,我工作日通勤距離約 25km,加上偶爾繞路接送孩子,每天總行駛距離約 45km,僅依靠純電模式就能滿足工作日的使用需求,晚上回家充電,一周下來基本無需前往加油站,不僅節省了通勤途中的加油時間,還減少了日常開支。為測試饋電狀態下的油耗,我特意在太原市區的擁堵路段(早晚高峰通勤常走路線)和快速路(周末家庭出游常走路線)各行駛了一段,最終得出的百公里油耗為 4.9L,且只需加注 92 號汽油,按照當前油價計算,每公里的使用成本極低。對于既要應對日常通勤,又要承擔家庭出行開支的用戶來說,這樣的能耗表現能有效控制用車成本,減輕經濟負擔,這也是我在體驗過程中比較認可的一點。

底盤與隔音的表現直接影響不同路況下的乘坐舒適度,這臺比亞迪宋 L DM 在這兩方面的適配性較好,能應對多樣場景需求。它采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與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的組合,調校風格偏向日常舒適性。有一次通勤經過一段路面修補后的路段,路面存在細小坑洼,懸掛能夠快速吸收這些震動,坐在車內僅能感覺到輕微起伏,沒有生硬的顛簸感,即便長時間行駛在這樣的路面上,也不會覺得疲勞。周末帶家人經過小區門口的減速帶時,即便車速稍快,懸掛也能有效緩沖沖擊,車身沒有明顯彈跳,后排家人也不會有不適感。在快速路需要變道或過彎時,懸掛又能提供一定的支撐力,車身的側傾幅度控制得比較合理,不會給人松散或不穩定的感覺,駕駛時更有信心。隔音方面,市區正常通勤時,車內噪音控制得較好,只有輕微的發動機運轉聲和路面摩擦聲,不會影響駕駛時的專注度;周末帶家人出行,車內也能保持相對安靜,孩子在后排聽故事或唱歌,無需刻意提高音量。但在高速以 110km/h 左右的速度行駛時,胎噪會比市區行駛時更明顯一些,不過聲音處于可接受范圍,即便長時間高速行駛,也不會讓人覺得煩躁。

駕駛動力是車輛應對不同場景的基礎,這臺比亞迪宋 L DM 的動力表現基本能適配日常多樣需求。它搭載 1.5L 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 E-CVT 無級變速箱,發動機最大功率 74kW(101Ps),最大扭矩 126N?m,同時配備一套總馬力 218 馬力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為直觀了解加速能力,我在封閉道路實測百公里加速時間為 7.71 秒。日常通勤時,這樣的動力完全夠用,早高峰起步無需深踩油門就能輕松跟上車流,沒有 “動力不足” 的局促感;低速跟車時動力輸出平順,無明顯頓挫,即便在擁堵路段頻繁啟停,駕駛起來也很輕松。周末帶家人短途出游,在市區或郊區道路行駛,動力能滿足需求,載人狀態下也不會顯得吃力。不過高速行駛時,車速超過 100km/h 后若需急加速超車,會感覺動力響應不如低速時積極,提速過程相對平緩,需要提前預判路況預留加速距離,這一點在帶家人長途高速出行時需多留意。

外觀設計方面,這臺車子的風格貼合長期使用中的多樣場景審美,低調且不失精致,沒有夸張的設計元素。車身尺寸為長 4780mm、寬 1898mm、高 1670mm,軸距 2782mm,屬于中型 SUV 的常規尺寸,日常通勤時在市區狹窄路段穿梭、公司樓下緊湊車位停車都無壓力;周末帶家人出游,這樣的尺寸也能提供充足內部空間,不會顯得局促。車頭部分,一根銀色飾條橫向貫穿,將中間的 “宋” 字車標與兩側全 LED 大燈組連接在一起,形成貫穿式視覺效果,讓車頭看起來更顯寬闊,整體感更強。車頭下方的進氣格柵采用大面積黑色設計,中間點綴一根鍍鉻飾條,下方還有 “八字形” 的鍍鉻裝飾,這些細節設計避免了車頭的單調感,增添了幾分精致度,無論是通勤時停在公司停車場,還是家庭出游時停在景區門口,都不會顯得平庸。車身側面線條流暢,沒有生硬轉折,車頂配備的銀色行李架不僅實用,比如家庭出游時可固定行李箱或露營裝備,平時也起到裝飾作用,讓車身更具層次感。車身中部有一條上揚的腰線,從車頭延伸至車尾,還穿過了隱藏式門把手,讓側面看起來更具動感,不會顯得呆板。車身底部環繞黑色包圍,中間鑲嵌銀色飾條,搭配 235/50 R19 規格的輪胎,整體比例協調,符合大多數用戶的審美偏好。車尾設計注重層次感,上方裝有大尺寸尾翼,尾翼中間鑲嵌高位剎車燈,剎車時能清晰提醒后方車輛,提升行車安全性;貫穿式尾燈組晚上點亮時十分醒目,下方的 “BYD” 字母車標辨識度很高;車尾底部同樣采用大面積黑色包圍,搭配銀色飾條點綴,讓車尾更具立體感。整體來看,外觀屬于耐看型,長時間使用也不會產生審美疲勞,兼顧了通勤的低調與家庭出行的得體。


空間是家庭出行與日常儲物的核心需求,這臺比亞迪宋 L DM 在空間方面的表現貼合多樣場景使用。座椅采用仿皮材質,內部填充物厚實,坐上去能感覺到身體各部位都能得到均勻支撐,同時又不失柔軟度。有一次周末帶父母和孩子去周邊景區游玩,連續駕駛近兩小時,抵達目的地后,我和家人都沒有明顯感覺到腰背部疲勞,舒適性表現不錯。我身高 173cm,體重 56kg,將前排座椅調整到適合自己的駕駛坐姿后,頭部距離車頂還有 1 拳零 4 指的空間,沒有壓抑感,即便長時間保持這個坐姿駕駛也不會覺得局促。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變,后排的空間表現同樣出色,腿部距離前排座椅有 2 拳整的距離,父母坐在后排時腿部能輕松伸展,不會覺得擁擠;孩子在后排玩耍時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頭部空間為 1 拳零 3 指,同樣寬敞,不會受車頂線條影響。后備廂的常規空間能滿足日常需求,通勤時放電腦包、文件袋,家庭出行時放行李箱、零食包、孩子的玩具都沒問題。上次家里需要搬運一件長度超過 1.5 米的兒童書桌配件,將后排座椅按照 40:60 的比例放倒后,輕松就裝下了,而且放倒后的座椅靠背基本保持平整,放置物品時不用擔心滑動,大大提升了空間使用的靈活性。

內飾作為日常駕駛高頻接觸的部分,其細節設計直接影響使用便捷性與舒適性,這臺比亞迪宋 L DM 的內飾表現貼合日常需求。中控臺上方采用大面積皮質材料包裹,用手觸摸能感受到細膩質感,不同于部分低價車型使用的硬塑料,有效提升車內舒適氛圍,即便長時間處于車內也不會有廉價感。中控臺中間,一根亮黑色飾條橫向延伸,將 10.25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與周圍區域自然銜接,全液晶儀表顯示的信息清晰直觀,車速、剩余電量、續航里程等常用數據無需低頭細看就能快速獲取,在早晚高峰擁堵路段駕駛時,能減少分心,提升安全性。方向盤采用平底設計,外層包裹皮質材料,握感舒適,長時間通勤駕駛也不會覺得手部酸痛;方向盤上的多功能按鍵布局合理,調節音量、切換通勤時喜歡的音頻內容、開啟定速巡航等操作,都能通過按鍵輕松完成,無需頻繁低頭查看中控屏,日常使用便捷性較高。中控臺下方搭配木紋飾板與皮質材料,豐富了內飾層次感,整體設計無多余復雜裝飾,操作簡單,即便家里長輩偶爾幫忙接送孩子,簡單講解后也能輕松掌控常用功能,兼顧了通勤與家庭使用需求。

綜合這段時間的多場景體驗,這臺比亞迪宋 L DM 在日常場景實用性與長期使用經濟性之間展現出較好的平衡。能耗經濟可控,降低長期用車成本;底盤隔音兼顧舒適與穩定,應對多樣路況表現可靠;動力滿足核心出行場景,雖高速后段稍緩但不影響日常使用;外觀貼合不同場景審美,兼顧低調與得體;空間充裕靈活,滿足家庭載人載物與日常儲物需求;內飾實用便捷,貼合日常操作與家庭使用習慣。對于以日常通勤為主,兼顧家庭短途出行,且注重場景實用性與經濟適配性的消費者,這臺車子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若經常需要長途高速出行且有頻繁超車需求,建議結合自身駕駛習慣與出行頻率,進一步評估動力表現是否符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