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MG海外銷量達4.76萬輛,同比增長240%;1-8月,MG海外銷量突破40萬輛。
全民度假的8月是海外市場的淡季,MG在海外市場做對了什么,讓零售量能逆勢增長?
用“軟實力”破局硬核難題
“中國品牌在IAA上的存在感前所未有,寶馬等其他車企還剩下什么?”近日舉辦的慕尼黑車展上,中國品牌的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讓德國媒體“破防”。

今年1-8月,MG在德國市場銷售1.56萬輛,領跑中國車企,還超越了特斯拉、路虎等知名車企。比亞迪、零跑、小鵬等其他中國車企也在德國汽車市場開疆拓土,增速明顯。

“中國品牌普遍把進入德國作為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但在熟悉德國消費者的需求方面,只有MG展現出了立足的耐心和能力。”柏林德國經濟研究所(DIW)指出。
對于中國車企而言,打開德國市場的大門還需要很久。德國汽車經濟研究所(IfA)所長海德爾稱,截至今年春季,MG在德國的經銷商網絡約為150家,小鵬有35家,比亞迪不足30家。相比之下,大眾在德國本土擁有約700家銷售網點,寶馬有400家,網絡覆蓋優勢明顯。
德國本土汽車企業在經銷商網絡方面天然具備護城河般的優勢,面對網點數量的差距,MG以服務體驗破局,搭建“線下網點+遠程技術服務”的模式。針對日常維保,MG 推行標準化服務流程,確保跨店體驗統一;針對復雜故障,遠程技術團隊可快速響應,減少用戶對單一網點的依賴。
在歐洲,車主對4S店的忠誠度很高,往往從購車到車輛的終身維保都在同一家店完成。“我換4S店之前還有所顧慮,但從預約到保養,整個流程非常順利、專業。”德國車主Thomas U.表示,新門店效率高、服務態度好,價格也優惠,給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另一位車主Denis D.遇到了少見的App無法連接和輔助駕駛系統的故障,他常去的經銷商門店無法解決。MG在德國的其他兩家經銷商得知情況后,為用戶提供多輪遠程技術支持,直至故障徹底修復,這讓Denis大為感動,直言“感受到了被重視”。
以產品力扎根:讓用戶成為“代言人”
如果說服務是“敲門磚”,那么產品就是MG吸引更多海外用戶的“核心王牌”。在MG的臉書車主群里,車主紛紛分享自己的故事,為MG的產品力“代言”。
“MG簡直救了我的命。”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癥的英國車主James Gibb在露營時呼吸機瀕臨斷電,MG4 XPOWER的V2L外放電功能及時解決了他的用電需求。
今年8月,英國整體汽車市場下滑2%,但MG依然在英國領跑中國車企,并以2579輛的月銷量位列總榜14位。

“這輛車提速絕對快。”英國“老炮”Stephen Paul Thompson擁有過多達5輛經典性能車斯巴魯翼豹。在購入MG4 Xpower兩周后,他以一個資深性能車玩家的身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讓很多人對這輛車提起了興趣。
“高性能、低成本”是很多英國用戶對MG的評價。Paul Simon駕駛他的MG4 XPOWER完成1450英里的穿越英國的長途探險,從南部的德文郡一直開到積雪覆蓋的蘇格蘭高地,“在雪地中,它的表現甚至超過了一些豪華品牌車型,長途駕駛也很輕松。”
MG依托上汽的技術研發實力,也能夠及時根據消費者反饋的車輛性能改進需求,進行“以用戶為中心”的本土化調校。Mark Stainburn等英國車主在駕駛MG一段時間后,認為車道保持輔助系統過于激進,在去經銷商處進行了一次固件升級后,他們驚喜地發現問題得到了極大改善: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變得更柔和、車機系統能可靠識別限速標志、觸摸屏的反應也更流暢了。
MG在海外市場“淡季逆襲”的成績單并非偶然,而是上汽集團海外戰略3.0——“Glocal 戰略”(全球+本土)實施的必然結果,也為中國車企出海提供了重要啟示:性價比不可能是永遠的優勢,真正讀懂本地市場需求、貼近本地用戶體驗,才是中國車企在全球競爭中扎下深根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