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篇《2025年7月TOP30 SUV銷量投訴量對應點評》,看完心里挺不是滋味。說實話,現在買車這件事越來越讓人焦慮了——花幾十萬,本來是為了讓出行更方便,結果不少車卻成了“移動煩惱制造機”。
文章里提到,7月SUV銷量環比下跌13.4%,可投訴量卻暴漲39.1%,同比更是飆升64.6%。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大家錢包捂得更緊了,但對車的忍耐度卻到頭了。畢竟,誰愿意花大價錢買一堆毛病?
更扎心的是投訴的內容。影音系統故障、轉向系統異響、車機卡頓……這些本該是基本體驗的問題,現在卻成了投訴榜上的“熟面孔”。想想真無語,科技配置越來越花哨,可最簡單的穩定性反而做不好。車機宕機一次,導航失靈一次,能讓人直接暴躁原地。
不過也有表現好的車型。吉利銀河E5銷量環比暴漲,投訴還降到低點,說明消費者不是不懂事,好的產品大家會買單。但零跑C11銷量反彈的同時,出現了口碑轉差的苗頭,“動力電池故障”和“充電故障”投訴相對集中。
對我們消費者來說,這些數據就是一面鏡子。它提醒我們:買車真的不能只看銷量榜單,更要盯緊投訴榜。銷量火爆可能只是短期熱度,但投訴量才是“長久口碑”的真實寫照。
說到底,車市可以打價格戰,但品質不能打折扣。廠商們該明白一點:消費者不是為了修車才買車的。別讓我們花了錢還要忍氣吞聲,畢竟開車這件事,本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折磨。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