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進林肯領航員的駕駛座時,呼倫貝爾的草原風正拍打著車窗。啟動引擎的瞬間,預想中的轟鳴沒出現,反倒是儀表盤亮起的那一刻,像給這片曠野按下了“啟動鍵”。這場全路況試駕,從一開始就透著不一樣的調調。

第一天的莫爾格勒河穿越路段,是對“大尺寸”和“穩”的終極考驗。連續的坑洼和碎石路讓方向盤輕微震動,但車身的起伏卻出奇克制。特意放在杯架里的半杯水,晃了一路也沒灑出半滴。后來才留意到,這套“美洲鷹”CCD電磁懸架確實有門道,過坑洼時車身剛要傾斜,就能感覺到一股力道把它“拽”回來,就像有雙無形的手在穩住車身,哪怕是低速碾過深溝,座椅傳來的震動也被過濾得很柔和。

飛行家的射箭挑戰環節,把智能輔助系統的優勢藏在了趣味里。反U型路線上的錐桶密密麻麻,單靠肉眼根本看不清走位,但360°駕駛輔助系統的屏幕上,車周環境看得一清二楚。轉動方向盤時,系統甚至會輕微修正角度,避免壓到錐桶。停穩車射箭時才反應過來:這種“不費力”的操控感,其實是智能系統在悄悄搭把手。

第三天的長途試駕,領航員的動力和油耗表現有點“反常識”。3.5T V6雙渦輪引擎在爬坡時后勁十足,轉速沒怎么飆升,車速卻穩穩往上走。更意外的是油耗,跑了近200公里高速加省道,表顯平均油耗還不到10L/100km。雙燃油噴射系統確實沒吹牛,強動力和省油耗,居然能兼顧得這么自然。

穿越呼倫湖小河口斷崖時,非鋪裝路面的泥濘和碎石不斷挑戰車輛的通過性。但領航員的底盤調校很“聰明”,既能過濾掉多余震動,又能清晰傳遞路面反饋,不會讓人覺得“飄”。哪怕是快速過彎,車身側傾也很小,這種“大車靈活如小車”的反差,比參數表更有說服力。

回頭看這一路,從草原到斷崖,從高速到非鋪裝路面,林肯領航員和飛行家讓人明白:豪華SUV的“底氣”,從來不只是尺寸和配置的堆砌,而是當車輛能從容應對所有路況,當舒適、動力、智能都恰到好處時,那種“無論去哪都穩得住”的踏實感。這大概就是全路況豪華的真正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