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震動汽車行業,傳聞“共和國長子”牽手“新勢力黑馬”,一汽將成為零跑10%的戰略股東。傳統央企巨頭與造車新勢力的聯姻,被視為中國汽車產業格局重構的重大信號。這場跨界合作暗藏玄機,新能源汽車的江湖要變天了。

1. 一汽聯姻零跑?
汽車行業正經歷時代巨變,這是不容置疑的現實。時代浪潮中,發生了許多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例如誰也沒想到,新能源車滲透率會這么快超過50%,一舉成為車市主流,讓傳統燃油車變成少數派。近日,又一件事情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正在發生。有消息稱,中國一汽有意入股零跑汽車,初步擬收購約10%的股份,成為后者的戰略股東。目前,相關方案已在中國一汽內部推進中。

該消息一出,瞬間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一汽是汽車行業的“共和國長子”,零跑是風頭正盛的新勢力銷冠,它們歷史和背景天差地別。若收購最終落地,將成為央企“國家隊”與新勢力車企,在資本層面的首個深度綁定案例。針對上述傳聞,零跑汽車表示“不予置評”。至于中國一汽方面表示,對傳聞的情況“尚不知情”。雙方的這種官方回應,似乎頗有默契,給外界留足了想象空間。2. 兩者是雙向奔赴
事實上,業內對該聯姻并不感到意外。一方面,這并非偶然的“閃婚”,而是新能源浪潮下的必然選擇。就像干旱的土地渴望雨水,傳統車企急需新勢力帶來的技術活水和市場沖勁;而新勢力想往深海里游,有了央企這種“航母”的護航,肯定會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一汽和零跑的聯姻其實早有鋪墊。今年3月份,一汽與零跑汽車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明確將在研發和零部件領域展開聯合開發,并探討資本合作的可行性。

當時的簽約儀式上,一汽集團董事長邱現東與零跑創始人朱江明并肩而立,鏡頭定格的畫面里,比任何聲明都更有分量。此后,雙方的首個合作開發車型項目正式落地,紅旗品牌G117產品由零跑承擔技術開發。一個是手握全產業鏈資源的央企巨頭,一個是靠“全域自研”殺進新勢力銷冠的民企黑馬,當“國家隊”與“民間高手”開始交換名片,資本聯姻的劇本可能順勢就在幕后悄然鋪陳。3. 一步登天的好棋
一汽和零跑在技術、資本層面聯姻和深度綁定,其實對雙方來說都是一步登天的好棋。首先,相較于其他汽車集團,一汽在新能源領域存在感較低。去年一汽總銷量320萬輛,而新能源僅33.9萬輛,占比只有10.6%,遠低于長安的27%和東風34%。作為央企巨頭,一汽缺的不是資源,而是新能源技術和新勢力銳氣,這方面需要補課。入股零跑,將為一汽帶來較大助力,有助于縮短電氣化、智能化轉型周期,提升整體競爭力。

其次,作為新勢力銷冠,零跑今年的勢頭很猛,雖然不缺技術和產品,但缺品牌溢價能力、融資背書等深層次的資源。零跑需要的是破圈,拓展更大的市場。能夠背靠一汽這棵參天大樹,意味著得到了國家隊“共和國長子”的認可和背書,大大提升信用等級,獲得強大的資金和資源支持。當新勢力創新基因和進取銳氣遇上央企的資源渠道,當新勢力的敏捷迭代碰撞傳統制造的厚重積淀,這場聯姻的想象空間,遠不止10%的股權。

當然,聯姻的阻力并非不存在。對于一汽來說,堂堂國家隊入股小小的民企零跑,借助對方的技術能力,一時可能拉不下面子。不過,就連全球第四大車企Stellantis集團,也早已入股零跑。巨頭+新勢力的資本綁定早就不是新鮮事,一汽在面子上可能就沒有那么大的難堪了。中國汽車工業正一步步站向全球舞臺中央,這場國企巨頭與民企新星的深度擁抱,可能重塑下一個十年新能源的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