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第29屆國際汽車電子大會上,一場靜悄悄的變革正在發生。寶馬、奔馳、大眾、保時捷、博世、大陸等11家德國汽車巨頭和頂級供應商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宣布共同開發開源汽車軟件平臺。

這些平日里的競爭對手,此刻在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的旗幟下握手言和。會議室外的慕尼黑夜空一如往常,而會議室內的合作框架,將重塑未來十年全球汽車的競爭格局。
汽車行業正面臨一個嚴峻現實:一輛高端汽車的代碼行數已突破1億行大關,遠超戰斗機操作系統。而軟件成本已占整車開發費用的40%以上,且仍在攀升。
“車輛軟件中相當比例的功能并不直接面向用戶,不具備差異化特性?!钡聡嚬I協會總經理馬庫斯·博利希博士點出了行業痛點。當各家工程師在相同的基礎功能上重復投入時,創新資源正被驚人地浪費。

合作的核心是名為S-CORE的開源項目,由非營利組織Eclipse基金會管理。這套“汽車安卓”系統采用顛覆性的“代碼優先”策略——成員企業直接貢獻可運行的軟件模塊,而非冗長的技術文檔。
寶馬集團電子與軟件高級副總裁克里斯托夫·格羅特道破關鍵:“共享的‘代碼優先’策略將成為我們未來產品功能創新的基石?!?br/>
項目路線圖顯示,2026年將交付首個量產級自動駕駛軟件開發套件,模塊化設計允許車企靈活擴展定制。到2030年,搭載該平臺的量產車將駛上公路。

更深層的變革暗流涌動。梅賽德斯-奔馳首席軟件官馬格努斯·厄斯特伯格強調:“作為汽車開源生態系統的締造者,我們正通過‘代碼優先’策略積極引領汽車軟件的未來發展?!?br/>
這不僅是技術路線,更是歐洲車企對硅谷的宣戰書。當美國科技巨頭逐步掌控車載操作系統命脈時,德國汽車軍團正重奪數字化主導權。
博世公司移動出行業務首席技術官馬蒂亞斯·皮林博士的發言意味深長:“我們推動的軟件解決方案能無縫集成于不同車輛平臺、系統及供應商技術,為軟件定義出行的未來鋪平道路。”

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這次合作可能成為歐洲汽車工業的轉折點。通過共享70%的基礎代碼層,各品牌可釋放資源專注于用戶可感知的差異化功能。
當德國汽車精英們走出簽約大廳時,他們帶走的不僅是一紙協議,更是打開未來汽車之門的密鑰。傳統巨頭能否成功轉型為科技公司?這場開源戰役的勝負,將決定下一個十年全球汽車版圖的劃分。

互動話題:車企聯合開發基礎軟件是明智之舉還是無奈之舉?
支持觀點:抱團才能生存!單打獨斗的軟件研發成本已壓垮傳統車企,聯合開發核心模塊可節省數十億歐元研發費用,讓企業專注真正的差異化創新。
反對觀點:巨頭聯盟可能扼殺創新活力,開源社區的“群體思維”會導致技術同質化。當所有車都用相同底層軟件時,消費者還能分辨寶馬和奔馳的駕駛靈魂嗎?
中間觀點:方向正確但風險猶存。基礎軟件標準化是大勢所趨,但關鍵在于保持模塊化設計的開放性,避免形成新的技術壟斷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