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人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體驗,下雨天開車的時候,后視鏡老是被雨水糊得看不清,每次想變道都得小心翼翼,心里特別不踏實。就拿我上次來說吧,那雨下得嘩嘩的,我瞅著后視鏡里模模糊糊的,根本判斷不好后面車的距離,差點就和旁邊的車蹭上了,現在想起來都后怕。今天就來跟大伙嘮嘮,雨天開車后視鏡看不清到底該咋辦。
我也是被這事兒困擾了好久,后來偶然間在網上看到一個辦法,試了試,嘿,還真管用!啥辦法呢?就是用肥皂。你可別小瞧這平平無奇的肥皂,關鍵時刻能派上大用場。我當時就拿了一塊肥皂,用濕布擦了擦,然后均勻地涂抹在后視鏡上,等它稍微干一干,再用干布或者紙巾輕輕擦掉。你猜怎么著?再看后視鏡,雨水根本掛不住,直接就流下去了,視野一下子清晰了好多。后來我才知道,這是因為肥皂里的一些成分能夠降低水的表面張力,讓雨水沒辦法在鏡面上形成水珠,而是變成水膜,順著鏡子滑下去,這樣我們看后面的情況就清楚多了。
不過呢,這肥皂也有個小缺點,效果持續的時間不算太長,大概也就兩三個小時吧。要是你開車時間長,或者雨下得特別大,可能就得中途再涂一次。但不管怎么說,在應急的時候,這方法可太好用了,又方便又省錢。而且,不光是肥皂,洗潔精、牙膏這些家里常見的東西也能起到類似的作用。洗潔精和肥皂的原理差不多,都能讓雨水不掛在鏡面上。牙膏的話,里面有一些微小的顆粒,既能清潔鏡子,又能在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膜,讓水珠不容易附著。我之前也試過用牙膏,把牙膏擠在后視鏡上,用手指或者軟布涂勻,等干了以后擦掉,效果也挺不錯的。只不過牙膏干得比較快,涂抹的時候得動作快點。
除了用這些日常用品,咱們車上要是有后視鏡加熱功能,那可就方便多了。好多車現在都有這個配置,一般在中控臺或者車門上有個專門的按鈕,圖標有點像三條波浪線。一下雨,我就趕緊把這個按鈕按下去,沒一會兒,后視鏡就開始發熱,上面的水珠很快就被蒸發掉了,鏡子一直能保持清晰。不過,這后視鏡加熱也不是萬能的。要是雨下得特別大,像那種傾盆大雨,加熱的速度可能就趕不上雨水落下的速度,效果就會打折扣。而且,有些車的后視鏡加熱不能長時間開著,開久了可能會對鏡子或者線路有影響,具體的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車的說明書。
還有個辦法,就是裝個后視鏡雨眉。我有個朋友就裝了,他說在小雨的時候,這雨眉效果特別好,能擋住大部分雨水,后視鏡基本不會被淋濕。雨眉就是一塊像小擋板一樣的東西,安裝在后視鏡的上方,能把雨水給擋開。它安裝起來也不難,一般有粘貼式和嵌入式兩種,粘貼式的直接粘在后視鏡上就行,嵌入式的稍微麻煩點,但更牢固。不過,雨眉也有它的問題。要是遇到大風大雨,或者雨是斜著下的,它就不太能擋住雨水了。而且,裝了雨眉以后,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后視鏡的視野,剛開始用的時候得適應一下。
要是你覺得這些方法都不太滿意,還有一些更專業的產品可以選擇,比如說防雨劑。防雨劑這東西,噴在后視鏡上,能形成一層特殊的涂層,讓雨水在上面待不住,直接滑落。我有次借朋友的車,他車上就用了防雨劑,我試了試,效果確實不錯,鏡子一整天都挺清晰的。但是,這防雨劑的質量參差不齊,有些便宜的效果不太好,噴上去沒一會兒就沒作用了。而且,在噴防雨劑的時候,得把鏡子擦得特別干凈,不然效果會大打折扣。還有就是,防雨劑一般都有點味道,要是對氣味敏感的人,用起來可能不太舒服。
再跟大家分享一個小細節,其實有時候我們覺得后視鏡看不清,不光是因為雨水,還可能是鏡子上有油膜。尤其是在城市里開車,汽車尾氣啥的,時間長了就會在鏡子上形成一層油乎乎的東西,一下雨,雨水和油膜混在一起,更看不清了。所以,咱們平時可以定期用專門的油膜去除劑清洗一下后視鏡,這樣在雨天的時候,鏡子也能更清晰一些。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