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汽車金融巨頭易鑫接連放出“王炸”消息:先是宣布從“專業的汽車金融交易平臺”升級為“AI驅動的金融科技平臺”,隨后又在香港互聯網大會上宣布“年內即將推出汽車金融行業首個Agentic大模型”的重磅計劃。這一系列動作不僅展現了企業的戰略野心,更揭示了AI技術發展的新趨勢——Agentic大模型正從理論走向實踐,成為撬動行業效率革命的支點。

Agentic大模型:從“回答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進化
Agentic大模型是什么?傳統大模型擅長生成文本、回答問題,但面對復雜任務時往往依賴人工干預。而Agentic大模型(智能體大模型)則實現了質的突破:它不僅能理解需求,還能自主規劃步驟、調用工具、執行任務,形成“推理-行動-反饋”的閉環能力。
以易鑫為例,其即將推出的Agentic大模型將深度融入汽車金融場景。在傳統業務流程中,客戶信用評估需人工審核數百項數據,耗時數小時;而Agentic大模型可通過多步推理自動分析征信報告、消費行為、社交數據,結合行業知識庫生成風險評分,并直接輸出定制化金融方案。這種“全自動決策”模式,正是Agentic技術與普通AI的核心差異。

國內技術生態的多元發展在技術落地方面,國內已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DeepSeek的R1模型通過開放平臺賦能,使接入企業能在通用基座上進行場景化調優。智譜AI的GLM沉思模型則突破性整合了程序化工具調用能力,在汽車金融資產證券化場景中,可自動完成現金流預測、法律文本生成、風險壓力測試等復雜任務鏈。
未來圖景:通用人工智能的階梯
不過,作為通往AGI的重要路徑,Agentic大模型的技術挑戰依然嚴峻。在復雜金融場景中,如何確保模型決策的魯棒性?當AI開始自主調用支付系統等核心工具時,如何構建有效的倫理約束機制?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產學研協同突破。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多模態感知技術的融合,未來的Agentic模型將進化為真正的"智能體",不僅能理解語音指令,更能通過圖像識別判斷車輛狀況,通過生物特征識別驗證客戶身份,最終成為貫穿購車、融資、保險、維保全生命周期的超級助手。
從易鑫的實踐到DeepSeek的技術突破,Agentic大模型正在開啟AI應用的新紀元。這場變革不僅關乎技術參數的迭代,更預示著人工智能將從工具屬性進化為可自主決策的"數字員工",在產業數字化浪潮中創造前所未有的價值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