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人聊小米YU7,作為普通消費者,我覺得電動車這東西,好不好開、實不實用,還得看核心參數夠不夠“穩”。

續航和充電是大家都關心的點,后驅版充電5分鐘跑400公里的數據挺吸引人,實測可能打個八九折,但也比大多數電動車快充快不少。標準版CLTC續航835公里,市區通勤一周一充問題應該不大,跑高速的話大概能到650公里左右,屬于中等偏上水平。搭配上800V高壓平臺基本上是沒有什么續航焦慮了。不過,現實是800V超充樁還沒普及,現階段體驗可能和400V差不多,但“戰未來”的配置確實香。

再看看小米YU7的智能駕駛。全系標配激光雷達和英偉達Thor芯片,這組合挺實在的。激光雷達能看200米遠,雨天霧天也能把路況“看清楚”,加上700TOPS的算力,處理復雜路況時反應比較快。開車時安全感就上來了。

智能座艙設計挺貼心,導航信息直接投在前擋風玻璃上,不用低頭看屏幕,對新手挺友好。但有些人可能覺得投影亮度在強光下有點晃眼,得適應一下。除此之外還有雙零重力座椅帶按摩功能,長時間坐車也不容易累,這點對長時間開高速的朋友來說挺友好。

動力方面,雙電機四驅版零百加速3.4秒,比Model Y Performance還猛,但狂暴性能未必適合所有人。后排135度躺角、零重力座椅挺貼心,不過溜背造型可能壓榨頭部空間,天幕沒遮陽簾夏天得自備裝備。想要極致家用舒適?同價位或許有更“老實”的選擇。

總的來說,小米YU7的配置整體挺均衡,它適合追求性能、長續航和愛嘗鮮科技的玩家,但如果你想要一輛“省心家用車”,或者對智駕成熟度有顧慮,不妨等等市場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