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用車的標準非常嚴格,回看10年前,全國各地的公務用車很多都是進口或者是合資品牌占主流。

目的無非就是面子上要過得去,質量上也要給自己信心,在過去那些日子里,乘用車有限的市場選擇中這也是無奈之舉。但這些進口或者合資公務車在使用過程也暴露出不少煩人的問題,包括保養維修費用高昂,因為預算問題只能采購乞丐版,導致基層人員的使用感受并不滿意(比如明明有4驅,因為預算只能買兩驅)。

最頭疼的就是這些公務用車不能太小,基本都要B級以上,那個年代也只有純燃油車,這些車也免談燃油經濟性了,很多單位的財務人員為這些車輛的油費報銷都煩透了心。同時在2017年這個節點,自主品牌的技術開始爆炸性進步,產品力也開始追上合資品牌。

特別在近5年新能源賽道上的日夜兼程,今天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品已經領跑世界,同一個賽道上的產品質量對比進口車已經一騎絕塵,特別在實現燃油經濟性和使用成本的同時還能保證傲人性能這個不可能三角,非常適合公務用車長時間怠速候命和高強度使用的特性。

近期央視播出的國安反諜大劇《絕密較量》中公務用車清一色是比亞迪,傳達了什么信號?一輛性能出眾,舒適性一流,還不擔心油耗的執勤用車,基本就是不少執法部門外勤人員的心聲!

結合央媽背書的國安反諜劇,和今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聲:公務用車集中采購,應當選用國產汽車,優選新能源的兩個信息來看,我們的公務車大量依賴國外品牌的場景將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