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車展,車企們扎堆推出了帶"9"字的新車,比如問界M9、深藍S09、領克900,各家車型名字里帶“9”似乎成了一種默契。這背后,不僅是數字玄學,更是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時代爭奪高端市場的野心與策略。

過去,大型SUV總被詬病“停車難、操控笨”,但這次車展的中國品牌用黑科技解決了痛點。比如領克900的后輪轉向系統,轉彎半徑僅5米,堪比小型車;騰勢N9的“圓規掉頭”功能讓側方停車一鍵搞定;深藍S09的自動泊車甚至能代客泊車,狹窄車位也能輕松拿捏。這些技術原本屬于百萬豪車,如今下放到30萬級車型,讓“大塊頭”也能靈活如魚。


理想L9曾以40多萬的價格顛覆了大型SUV市場,但這次中國品牌卷得更狠。深藍S09預售僅23.99萬起,尺寸對標理想L9卻便宜近一半,還標配華為智駕系統;傳祺向往S9甚至可能殺入20萬區間,主打“冰箱彩電大沙發”的舒適體驗。消費者用更低成本享受大空間和智能配置,傳統豪華品牌的溢價空間正被擠壓。

中國品牌不只滿足于性價比,更想打破價格天花板。比如極氪9X號稱“杭州灣庫里南”,搭載900V高壓平臺和激光雷達,定位百萬級豪車;猛士917加長版用三電機和虛擬差速鎖硬剛奔馳大G。不過,高價背后能否撐起品牌溢價,仍需時間驗證。


總的來說,其實“9字輩”扎堆,反映的是中國車企從以前“堆配置”到現在“拼技術”的轉變。新能源和智能化給了咱們彎道超車的機會,但市場最終認的不是名字里的“9”,而是實實在在的駕駛體驗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