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見慣了新能源SUV和轎車之間的激烈角逐,但鮮有人認真注視新能源皮卡這個曾經“邊緣”的市場。而2025年上海車展,皮卡終于“卷”了起來。從插混到增程,從智能越野到對外放電,各大品牌紛紛帶來技術王牌,試圖在這片新能源的“荒原”上拔得頭籌。它們當中,有設計超前的、有數據拉滿的、有配置極致的,但如果你問我哪一款最接近新能源皮卡的未來答案,我的答案是:系統性。

這一次吉利雷達帶來的不僅是一臺搭載雷神EM超級電混系統的超級電混皮卡,而是一套成體系、能生長的新能源皮卡解決方案。
比如長城山海炮Hi4-T,這款熱門車型采用2.0T+P2電機+9HAT縱置混動架構,匹配博格華納四驅與三把鎖,在越野硬實力上確實可圈可點。但從系統層面看,它仍處于“動力優先”的工程車思路,對油電協同、智能能效優化的考量不夠深入。相比之下,吉利雷達的三擋DHT具備更強的工況適應性和調度靈活性,不是硬拼“誰有勁兒”,而是在“什么時候用多少勁”上更講究方法論。

再看鄭州日產Frontier
Pro
PHEV,其最大亮點是300kW+800N·m動力與6kW外放電能力,確實兼具強悍性能和基礎戶外能力,但它的外放電仍然局限于“露營級”使用。而吉利雷達所搭載的“萬能棧”智能能源平臺,支持V2L、V2V、V2H、V2G四大放電模式,最大功率高達21kW,且已經適配家庭光儲充、無人機航拍供能、應急電力調度等多元場景,是真正意義上的“能源基礎設施”平臺級應用,而非功能層面的簡單拓展。

并且吉利雷達通過“飛梭平臺”將車-網-端-云四層數據結構打通,使皮卡不僅可以執行低空作業的任務調度,還可以成為無人機作業的能源中樞與任務控制器,真正使車輛成為行業生產力的一部分。
吉利雷達的策略是清晰的:不是把皮卡做得更強,而是讓皮卡變得更通用、能生長、可演化,這正是吉利雷達“超級電混+全場景生態”戰略的核心。通過“1+N+X”生態架構,雷達把1臺超級電混皮卡作為平臺基石,疊加“萬能棧+飛梭”兩大平臺作為“N”的能力延展,再加上數十個行業定制化場景作為“X”的生態裂變,構建出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能源皮卡多場景運營體系。在新能源皮卡混戰初啟的當下,這種體系化思維或許才是真正決定行業話語權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