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幾乎卷遍轎車與SUV之后,2025年上海車展將戰火燒到了皮卡領域。作為曾經“工具屬性”最強的細分市場,皮卡這次終于開始向“平臺型產品”轉變。從插混到增程,從越野結構到能源生態,十余款新能源皮卡同場競技,讓本屆車展看上去更像是一場硬核技術交鋒,而非單純的產品亮相。

作為率先布局新能源皮卡的品牌,吉利雷達在此次車展上帶來了旗下首款搭載雷神EM超級電混系統的全新超級電混皮卡,并圍繞該車型同步展示了“萬能棧智能能源平臺”與“飛梭智能物聯網平臺”兩大生態體系。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臺插電混動車型的發布,更是一次新能源皮卡底層邏輯的系統重寫。

不同于多數品牌仍在圍繞“混動=節能+性能”的框架內做優化,吉利雷達這次選擇了更徹底的系統工程思維:其搭載的雷神EM系統不僅擁有行業首創的3DHT電混架構,還集成了三擋智能變速結構、44.26%的熱效率發動機,以及高度可控的油電能量調配邏輯,真正做到了動力響應快、全工況省、長續航強。而這一套系統,早已在領克等高階品牌上經受過大量實戰檢驗,穩定性與成熟度在車圈內有口皆碑。

但與其說這是一臺性能出色的插混皮卡,不如說這是一套可“生長”的能源和物聯平臺在皮卡上的落地樣本。雷達“萬能棧”平臺通過V2V/V2L/V2H/V2G四類放電方案,使皮卡從能源使用終端躍升為能源樞紐,而“飛梭”則以車-網-端-云一體化架構,賦予皮卡成為低空作業網絡節點的能力。這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車輛平臺,而是一次關于“智能場景基礎設施”的實踐。
車展尚未落幕,但這場“混戰”已顯端倪。從平臺思維、生態搭建到戰略路徑,吉利雷達已經率先將新能源皮卡從“工程車”推向“智能設備”維度。這不再是車與車之間的對決,而是認知層級上的競速。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