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三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194萬輛,同比增長14.4%,環比增長40%。受國家促消費政策刺激、車企補貼加碼等利好因素,三月車市整體情況良好,已成為僅次于2018年3月(198萬輛)的歷史第二巔峰。
具體到轎車領域,三月份共售出新車90萬輛,同比上漲14.3%、環比上漲36%,其中新能源車型仍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下面,我們具體去看排名情況。

當月轎車領域銷冠被宏光MINI EV摘下,排名直接上升四位。作為一款曾經的“現象級”國民小車,本就有著不錯實用性的它增加了四門版車型,進一步提升了內部空間表現,相信這也是它銷量釋放的根本原因。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入門電車的持續火爆,宏光MINI EV的良好銷量還將持續。

排名第二的仍然是比亞迪海鷗,這臺精品小車已連續多月穩居銷量榜前三。雖然只是入門級產品,但比亞迪對待用戶還是足夠有誠意,無論是續航還是配置,海鷗在同級產品中都算優秀。憑借出色的實用性與良好代步體驗,海鷗已經在入門電車領域樹立標桿。

另一入門精品電車吉利星愿位列第三,當月仍然交出超過三萬的銷量成績單。在吉利大廠背書、標配快充、智能互聯系統等配置下,星愿上市不久便成功打開銷路,已連續多月熱銷,已成為吉利汽車在轎車領域當之無愧的銷量擔當。

令人意外的是,在上月斬獲轎車榜單第三之高位后,小米SU7四月份仍然以接近三萬輛的成績位列第四,足以可見其居高不下的市場熱度。按照計劃,小米將在今年推出YU7,預計也將會是一大爆款車型,屆時不知道是否會分走部分轎車銷量?

緊隨其后的便是秦PLUS新能源以及特斯拉Model 3,兩者分列第五、第六位。實際上,雖然排名不算特別高,但它倆都算是銷量榜前十中的???,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持續保持銷量,也從側面證明其出色的產品硬實力。

除了上述幾款車型外,進入榜單中的新能源車型還有排名第八的秦L,當月銷量也突破兩萬輛,成績也算不錯。在今年升級第五代DM混動系統、天神之眼高階駕駛輔助系統后的它,產品競爭力提升明顯,與同級產品競爭中它已手握主動。

傳統燃油車方面,當月共有三款車進入榜單前十,分別是第七的朗逸、第九的軒逸以及第十的速騰。其中,朗逸以及速騰依靠大眾的光環以及曾經留下的可靠性、實用性口碑,還是能在新能源時代穩住陣腳。

而日產軒逸,則在上月跌出榜單前十后重新回歸。大空間、可靠、售價低、性價比高,算是如今軒逸征戰市場的主要優勢。不過,面對一眾新能源沖擊,這幾款傳統燃油產品與曾經的高光時刻相比其實已下滑嚴重。

而這也算是如今傳統燃油領域的縮影,未來面對越來越多的新能源產品,燃油車市場份額受擠壓只會越來越嚴重,傳統車企又該如何應對?車動力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