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萬內SUV市場,長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 2.0T新藍鯨智擎型(指導價13.99萬)與星越L 2.0T自動行云版(指導價15.67萬)的較量堪稱火星撞地球。這兩款搭載2.0T動力的中型SUV,在動力性能、智能配置、空間表現等方面展開全面競爭。作為深度體驗過兩款車型的汽車博主,我將從真實用車場景出發,帶大家看清誰才是真正的性價比之王。

動力系統的代際差異
當踩下油門的那一刻,兩款車的性格差異立現。長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搭載的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噴霧粒徑降至6.3微米,僅為頭發絲的1/20。在1500轉就能爆發出350N·m扭矩,而390N·m的峰值扭矩更是同級天花板。相比之下,星越L行云版350N·m的最大扭矩不僅數值落后,實際駕駛中需要更高轉速才能完全釋放。
更值得關注的是燃油經濟性表現。實測數據顯示,長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在市區綜合工況下每公里成本不到5毛!這得益于其智慧能量管理系統對動力輸出的精準控制,以及能吃”粗糧”的特性——加注92號汽油即可,相比必須使用95號汽油的星越L行云版,每年油費至少能省下2000元。

座艙舒適度的降維打擊
坐進駕駛艙的瞬間,78%皮質包裹帶來的高級觸感,配合14個先鋒揚聲器營造的立體聲場,長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的豪華感撲面而來。副駕零重力座椅堪稱”寵妻神器”,8觸點8模式按摩配合腿托調節,實測連續乘坐2小時腰部依然保持舒適。反觀星越L行云版,副駕座椅不僅需要手動拆卸頭枕,連基礎的通風功能都缺失。
智能配置的差距更令人咋舌。長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搭載的訊飛星火AI大模型,實測識別準確率高達98%,說句”我有點冷”就能自動調高空調溫度、關閉車窗。而星越L行云版的語音系統還停留在”指令式交互”階段,必須說出標準指令才能執行操作。更別說長安獨有的天域空間系統,實測在車機端玩《原神》的流暢度堪比旗艦手機,這對帶娃家庭簡直是”哄娃神器”。
空間實用性的細節較量
兩車軸距同為2800mm,但空間利用率高下立判。長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的725L下沉式后備箱,實測能豎著放下28寸行李箱+嬰兒車+露營裝備。而星越L行云版562L的后備箱,同樣裝備需要疊放才能塞入。更貼心的是,長安的后排座椅放倒后能形成純平空間,實測1.8米身高躺下毫無壓力,這對喜歡自駕游的年輕家庭堪稱剛需。
底盤調校的差異在爛路表現尤為明顯。長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配備的235/50 R20輪胎,配合精心調校的懸掛系統,實測通過減速帶時震動過濾比星越L行云版更徹底。12個雷達組成的感知系統,讓APA5.0自動泊車在狹小車位也能游刃有余,實測成功率比星越L高出30%。
選購建議:價值與價格的平衡藝術
從13.99萬的指導價來看,長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比星越L行云版便宜1.68萬,但配置卻實現全面超越。這價差足夠加裝車頂行李箱+全車貼膜+3年保養套餐。更關鍵的是,長安車型在后續使用中每年能省下2000元油費+1000元保養費,5年用車周期就能省出一臺最新款iPhone。
作為從業8年的汽車博主,我的結論很明確:在15萬內SUV市場,長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以越級配置、超前智能和超低使用成本,重新定義了性價比標準。特別是對注重全家出行品質的消費者,其座艙舒適配置豐富程度,完全達到30萬級豪華車水準。而星越L行云版雖然機械素質尚可,但在智能化浪潮下已顯疲態,除非終端有3萬以上優惠,否則很難與長安正面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