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中國大獎賽倒計時!賽道傳奇蓮花攜全新EMIRA(圖片|配置|詢價) GT4強勢回歸,與星速車隊及三大冠軍車手組成"地表最強戰隊",3月21日將在上海國際賽車場掀起性能風暴!

性能猛獸:量產車的賽道進化史
在GT4賽事"量產基因"規則的嚴苛考驗下(年產量超300臺+基礎賽化改裝),蓮花Emira GT4以"原廠即賽道"的硬核實力重新定義量產賽車的性能邊界。其搭載的3.5L機械增壓V6發動機經賽道特調后,爆發出455匹馬力的峰值動力,配合六速序列式變速箱,可實現精準的毫秒級換擋響應。輕量化工程的極致應用成為該車的核心競爭力:全鋁車身框架配合碳纖維空氣動力學套件,將整備質量控制在1350kg以內,風阻系數優化至0.32Cd,在240km/h時速下可產生350kg的下壓力,確保高速彎道中的穩定性。

作為Emira GT4的量產原型,蓮花Emira傳承了F1級別的技術基因:孔隙式車身設計通過26處空氣動力學通道實現高效散熱與氣流管理,中置后驅布局配合50:50前后軸荷比,賦予車輛極致的動態平衡。第三代擠壓成型鋁合金底盤采用航空級焊接工藝,剛性較前代提升28%,配合Bilstein三向可調避震系統,可在賽道與公路模式間自由切換。

戰術矩陣:冠軍組合的多維破局之道
此次出征的星速車隊堪稱中國賽車界的"全滿貫戰隊",曾包攬CTCC中國場地職業聯賽、CRC中國拉力錦標賽及TCR中國杯年度冠軍。車隊技術總監透露:"Emira GT4的模塊化調校平臺與我們的賽事數據系統高度兼容,其搭載的LOTUS Dynamic Performance Control動態控制系統可實時采集200+傳感器數據,為車手提供毫秒級的策略支持。"
車手陣容的戰術編排展現出精密布局:澳門格蘭披治雙冠王羅開羅以±0.1秒的圈速誤差控制能力擔任"節奏控制器",CTCC耐力賽冠軍陸文龍憑借連續2000公里零失誤的穩定性負責"續航保障",而CRC彎道王廖啟舜則以"彎道手術刀"式的極限操作承擔"突擊手"角色。三人通過動態換位策略形成"控場-續航-突擊"的立體戰術體系,在SRO GT杯這樣強調多維度競技的賽事中展現出獨特的協同優勢。

回顧蓮花品牌的賽道征程,從1958年首次F1分站奪冠到2023年澳門格蘭披治的雙冠加冕,其技術創新始終引領行業變革。在電動化浪潮中,蓮花并未停下賽道探索的腳步,其EVIJA純電超跑已在英國銀石賽道創下2分39秒12的圈速紀錄。正如品牌CEO所言:"無論是燃油還是電動時代,蓮花始終是那個用技術突破定義賽道規則的品牌。"
隨著SRO GT杯正賽日益臨近,上海國際賽車場的T13彎將見證Emira GT4的首秀風采。當三位車手駕馭著這臺"陸地飛行器"劃過賽道時,他們不僅在書寫個人職業生涯的新篇章,更在續寫蓮花品牌與中國賽道的不解情緣。3月21日至23日,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場速度與智慧的巔峰對決,見證傳奇如何在新時代的賽道上再次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