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界小編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了解到,昨日上午,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這一里程碑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我國也因此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1000萬輛的國家。

回顧發展歷程,201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開始納入統計體系,當年產量僅為1.8萬輛。到了2018年,年產量達到百萬量級。2022年,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超過五百萬輛。而今年,距離年底還有一個半月的時候,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已突破1000萬輛,相較于去年全年958.7萬輛的產量,增長了4.3%。業內專家預計,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超過1200萬輛。從產量破百萬輛用時10年,到百萬輛到五百萬輛用時4年、五百萬輛到破千萬輛僅用時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不斷加速。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并非僅體現在產量上,在銷量、市場滲透率、出海等多個領域同樣成績斐然。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數據,今年10月,我國乘用車市場新能源零售滲透率達到52.9%,已連續四個月超過50%這一關鍵臨界點。在出海方面,今年1至10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出口101萬輛,同比增長18%。從銷量來看,中汽協數據顯示,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43萬輛,同比增長49.6%,創下歷史新高。

伴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一批自主品牌強勢崛起。今年10月,比亞迪月交付量超過50萬輛,刷新了國內車企月交付量的紀錄。在8月,比亞迪還超越大眾汽車,成為全球月銷量第二的車企。在10月的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榜上,前四名均為中國車企,分別是比亞迪、吉利、上汽通用五菱和長安,特斯拉則退居至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