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乘聯會發布了最新一期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今年7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了87.8萬輛,批發銷量94.5萬輛。按此計算,中國新能源汽車零售市場滲透率達到了51.1%,首次在整月維度上突破50%大關。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僅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占據半壁江山,更標志著中國汽車產業的新能源轉型賽事過半,正向著更高的層次邁進。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增長,早年主要由政策補貼推動。然而,近兩年來,盡管補貼政策逐漸退坡,但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卻持續攀升。這表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市場導向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自發選擇新能源汽車。
這一趨勢對車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各大商場的一層如今已成為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秀場”,而傳統燃油汽車品牌的業績則日益下滑,甚至有經銷商面臨破產。新能源汽車與燃油汽車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拉大,向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在動力性能、舒適體驗及用車經濟性等多個方面都超越了傳統燃油車。特別是插混車型的普及,進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
如今,中國汽車在純電、混動等多個領域都實現了技術的全面領先,并通過全產業鏈布局實現了成本優勢。這使得中國汽車工業在新能源時代實現了“彎道超車”。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新能源汽車正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