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產品普及率越來越高,電動車在汽車市場,已經成為了重要的力量。當然了,由于燃油車的保有量和滲透率依然非常高,所以駕駛電動車和駕駛燃油車的小伙們,就會不自覺地分成兩個陣營。之前有很多開過一段時間電動車的小伙伴們就說了,電動車開慣了之后,就再也開不回燃油車了,而很多開燃油車的小伙伴則表示,這就是矯情,都是加速踏板、制動踏板和方向盤,有什么回不去的?

事實上,當大家真正意義上使用一段時間的電動車之后,就會明白一個現實,那就是開慣了電動車之后,就真的開不回燃油車了,這不是“矯情”,而是各種體驗之后得到的落差感。首先就是駕駛感受。可能很多小伙伴會覺得,自己的燃油車動力算是比較強的那一種,百公里加速幾秒幾秒,但是開過電動車的小伙伴會告訴你,開過電動車之后,再開燃油車,加速就會顯得非常緩慢。我們也知道這其中有感知錯覺,但事實就是,電動車在起步、加速這樣的階段,幾乎沒有任何延遲,加速踏板踩多少,立馬就能體現在車速值上,很多燃油車是沒有辦法做到這種體感的。

所以很多開了一段時間電動車的小伙伴,再開回燃油車,幾乎嘴里都會蹦出這么一句話:這車踩油門,怎么光吼不走呢?開電動車最爽的感覺是什么,可能加速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省錢了。因為電動車充電,整體花費實在是太省了,如果有家充樁的情況下,一公里花費做到1毛錢以下,都是很有可能的,就算是在外面快充樁充電,一公里也很少能超過3毛錢,這就非常省了,所以電動車開慣了之后,很多車主甚至已經忘了充電成本。

但是開回燃油車,八九塊錢的油價和百公里至少六七升的油耗,怎么算,都要比充電貴上很多,尤其是一些大尺寸、大重量的車型,油耗水平比較高,一公里的油費可能就是電動車好幾倍,習慣了低消費的小伙伴,開回燃油車,又怎么不會“肉疼”呢?

沒有發動機之后,電動車的整體靜謐度就是另一個層級了。大家都知道,由于沒有發動機,所以電動車的整體噪音,相比于同樣風阻系數、同樣重量的燃油車,要小很多,這其實就是一個體驗上的差距,開慣了電動車之后,就會很習慣那種相對安靜的感覺,回到燃油車,尤其是一些隔音降噪不太好的燃油車,體驗落差就是很大。

最后自然就是智能化,我們一直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是深度“綁定”的。現在電動車行業的內卷非常的嚴重,除了互相卷電池容量、加速能力和續航水平之外,剩下的就是智能化,這里的智能化,就包括智能座艙和高階智能駕駛。幾乎不用任何對比,在同等價位上,很多電動車產品,尤其是國產電動車產品,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輔助方面,表現都是要優于燃油車產品的。所以很多小伙伴在開電動車的時候,會習慣性使用語音控制、手勢控制,開車上路可能會用到車道保持、自動領航、高速NOA、自動泊車等功能,開車會非常省勁。但是到了同樣價位的燃油車上,要么壓根沒有相應的功能,要么表現非常差,總之在智能化這一塊,差距是肉眼可見的。

所以,開慣了電動車之后,再開回燃油車,體驗差距就是會很大,說開慣了電動車開不回燃油車,也的確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矯情”。雖然有很多小伙伴會拿續航里程和續航焦慮說事,但是這和使用體驗是兩碼事,因為相比于燃油車,電動車現在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續航焦慮和充電功率還是不夠快。除此之外,電動車相比于同等價格、級別的燃油車,在體驗上就是碾壓級別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