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具有一個里程碑的意義。而理想汽車的到來,為中國市場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局面,這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在汽車出行上多了一份選擇,打破了傳統燃油汽車牢牢掌握主動權的地位,以前買車都是有什么我們選擇什么,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車企逐漸下沉用戶,變成了用戶想要什么就會有什么,也把那種店大欺客的行為進行了行業整頓,多少年來,合資燃油汽車有著百年的造車歷史,其核心的發動機技術也是我們國人望塵莫及的,為了發展國內汽車市場,我們不得不去拿市場換取技術,但是技術沒有拿到,錢也流向了外資,我們也只有喝湯的份兒;高額的汽車稅,讓汽車價格居高不低,最后買的也都是廣大的用戶。

其實消費買車這是一件好事情,既滿足了個人的出行需求,同時也促進了消費,但是長此以往的牢不可破的技術壁壘和定價權,讓用戶始終處于一個被動的地位,每次看到有用戶買了BBA的低配車型,沒有后排出風口等問題時候,我陷入了沉思,有網友評論:誰讓你為了虛榮買低配,人家高配也是有的,其實關于買什么車是消費者自由的選擇,但是為了一個單純的標志而去降低的自己的體驗期許,多少有點驢糞蛋子表面光,華而不實了。其實想一下也是那么貴的車居然在一些小的配置上都要減配,確實說不過去,沒辦法誰讓人家發展的早,有品牌基因的沉淀呢,落后了就只能跟在別人的屁股后面。

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到來,這一壁壘隨即就被打破,就拿銷量一直不錯的理想汽車來說,真正的把品效做到了合一,一個連發動機三大件都不會造的車企,卻能在汽車市場殺出重圍,成為一匹黑馬,這要是在純燃油機時代一定是活不過一集電視劇的,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到來讓一切變成了可能,理想汽車采用增程式的混合動力形式,這要是放在以前或許就是俗話說的脫褲子放屁,增程式發動機能夠享受到純電車的所有優勢,避免了用戶對于純電續航的里程焦慮,發動機作為動力的輔助形式,可以說是對多缸發動機進行了平替,同時在駕駛體驗上發生了180度的大提升,雖然沒有合資冉有機那么精密技術,但卻完美解決了出行需求。

就像現在的手機一樣,核心部件靠供應商提供,把智能化領域做到行業第一,這也是一種討巧的方式;曾經合資車不肯給的配置我理想汽車都給,這就是我對國人的一種態度,不為別的就是讓你看到自己產品廉價的塑料感,這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加分項。

其實理想汽車是很懂中國家庭里人員地位的排序,在一個家庭里,孩子是最重要的,那么大彩電、冰箱和小飯桌就搬進了車里,其實重要的是老婆,那么皇后座也就加入了車內,而男人往往就是最薄弱的一環,就是家庭司機,這臺車開出去不那么丑就是最后的尊嚴了,由此不難發現,一個孩子在家庭占據的財富密度其實是最大的,所以一個孩子的喜好,往往就會成為一個家庭決策的核心。

再就是國內目前的限行政策新能源汽車解決的了,高密度人群城市的限行問題,同時完美地解決了購置稅的問題。理想汽車不斷在駕駛體驗、里程續航、零百加速上逐漸去縮小與傳統燃油車的差距,提升對新能源汽車的駕乘感知,不斷拉齊新能源汽車用戶的認知,讓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通過排水渠過彎,實現了彎道超車。

總的來說,理想汽車成功成為中國高端汽車主要得益于其對新能源汽車的專注和投入,以及其在市場定位和營銷上的巧妙策略。 然而,高端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成功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都是暫時的,那么如何做一個長期主義者,如何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立于不敗之地,摘掉沒有核心技術的帽子,始終都是一個長期需要解決的問題,相信理想汽車的高層也是在不斷的調整著商業策略,就拿每月、每周、每天的銷量數據來看,就像洗腦一樣不斷的刷新自己的銷量數據,不斷的樹立自己豪華品牌的地位,汽車界的蘋果手機。但話說回來,時間不語,解釋了所有的問題,理想汽車還需持續努力和創新,以保持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為用戶帶來更加優質的產品,讓用戶不再被動,讓自主崛起。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