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G6上市后,還組織了一場與何小鵬、吳新宙、顧捷的專訪,有料也有解惑,結合G6上市的價格,跟大家分享一下

新能源汽車市場好卷,好像一臺緊湊型SUV賣不到20萬以內都不敢說有性價比。小鵬G6價格20.99萬-27.69萬,聲音還是有兩派,有人說香爆了!也有人說價格也就正常吧。不過如果認真了解G6產品技術和配置之后,好像也說不出第二款更高性價比的車...一定程度也反映“車不錯,不會營銷”【狗頭】

小鵬智能化深入人心,發布會上何小鵬直接打出“買小鵬,送AI”,讓關注/需要智能的人很上頭,但在殘酷的價格競爭下,小鵬還是學會了精準刀法,SKU簡潔了很多,學會了Pro,Max后綴的用法...簡單說Max高配,Pro低配,最大區別就是激光雷達和城市導航輔助的高階智駕,另外755/580兩種續航,頂配雙電機四驅。
“買小鵬必須上Max”“Max才有靈魂”,新宙也說“最大我們希望之后的智能駕駛硬件都是標配的”,能看得出工科男們的無奈。實話是說,差價2萬的Max確實更值得推薦,現在智駕的發展速度,每半年就會有一個階梯的提升,pro多多少少有些現在還買128g的手機感覺。
不過相比于友商(理想)的max和pro,新宙也回答了大家的疑問,“軟件上是有優勢的,在高、中配上軟件是同源的”,所以按OTA軟件開發的速度更快,難度和復雜程度也要更低,之前理想在8155上開發哨兵模式的尷尬在小鵬上不會出現。(理想pro用地平線,max用英偉達兩套方案)
智駕說了好多,但我想說的是,即使忘記了它是小鵬,就把G6當做是一臺最最最枯燥無味的通勤車代步車工具車,買最低配,20.99萬買一臺800V 3C電池是多么香!現在電車續航更長了,充電樁也多了,但對于無私樁用戶來說,“充電”和“續航”的痛點還沒有根治。(自己有樁當我沒說)
雖然也有聲音,800V是行業打了個技術擦邊,(一般超過450V算是800V的領域)但不管怎么樣,效率更高充電更快是個不爭事實,真正做到休息15分鐘連續跑的高速,充電快這種爽感不是真實用車是體驗不到,物理上省了時間,精神上得到爽感。
發布會上小鵬也在“大吹”續航實,還搬出了挪威NAF續航測試的成績。NAF是什么東西?總結就是跟國內大多數媒體做的光電測試沒什么兩樣,對比很多媒體做過的光電測試,小鵬G9,P7,G6的續航確實挺實的,P5和G3會虛點,有興趣同學對比下很多媒體都做過的續航測試就知道了。

再次強調,20.99萬買一臺800V 3C電池很香!20.99萬買一臺800V 3C電池很香!
說完售價說銷量
專訪期間,現場提問“小鵬復蘇是不是靠G6一款車就能完成了?”
何:一款車的銷量評判成功,或者依靠一臺車就要取得成功,這是不科學的也不可能,我們看的是一個體系的能力,我們之后還會有很多新車。我們之前一直說要先把組織做好。
堅持自己的理念,在逆境中負面中不懷疑自己是很難做到的,但殘酷市場需要一個實打實的結果,被問到這個期待成績是什么的時候
何:“肯定要過萬”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