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art值得買嗎
如果讓我選一款車推薦給我的女性朋友,我的答案是: smart Elf 1 不再小了。
與曾經熟悉的藝術相比,Genie 1 是一款藝術史上最大的小型SUV。當然,長大后的車長仍然只有4270mm,比起本田e:NS1這樣的小型SUV要小很多。
但緊湊的外觀下卻有著大肚腩,基于純電動平臺打造的2750mm超大軸距。不僅比本田e:NS1(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這樣的小型SUV要大,而且比比亞迪PLUS這樣接近大眾ID.4系列的緊湊型SUV也要大。
所以Phantom 1的后排座椅支持前后位置調節,調節范圍可達130mm。這樣的設計顯然是為了彌補后備箱空間靈活的調節方式。
當然,smart Genie 1 不再簡單。
前幾代雅特(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內飾都比較簡單,即便是內飾質感有所提升的第三代車型,內飾也簡單得說不出話來。材料方面,響應環保的口號,采用了簡單的塑料和織物材料。
至于Phantom 1 并沒有盲目地增加太多屏幕。中控大屏尺寸為12.8英寸。雖然不夸張,但用車體驗感很強,后面會強調。 9.2英寸全液晶儀表采用了非常扁平化的設計,UI設計成熟、簡潔、精致。高配車型還配備了10英寸全彩HUD。
以前,藝術受限于體積,儲物空間也可以說是蝸牛殼里的道場。到了第三代,甚至大部分存儲空間都被淘汰了。 Genie 1 仍然很時尚
Genie 1 可愛的基本比例。線條上,雖然每個設計都很難在之前的Art模型上找到,但組合起來,很容易認出這是一個Art。尤其是懸浮式的車體造型和包圍式的車身,給人一種強烈的年輕感。
細節處與整體保持了很好的統一性,每一個細節元素都在車內出現而不突兀。這也是目前自主品牌設計中需要改進的一個方面。細節方面的用心也不少,比如頂配車型D柱上的發光標識,以及隱藏在大燈和門把手中的靈動字樣。
除了這些基本的設計,它還有一些新時代的創新。例如,穿透式燈帶具有光語效果的情況并不少見。精靈1一點也不夸張:272馬力的后置電機和6.7s秒的百公里加速非常強勁,但也不足為奇。在調校方面,它不會像其他標榜性能的電車一樣有精神錯亂的感覺。只有解開ESP的束縛,才能釋放它的野性。
不過這款車的綜合駕駛體驗讓人很喜歡。有很多東西賦予了它操控的加成:前麥弗遜后五連桿的獨立懸掛,電動車低電池組帶來的穩定重心,再加上出色的調校,帶來了出色的動態體驗。
新勢力往往暴力敏捷,而合資品牌電車則傾向于注重控制,忽視力量。art最終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像Genie 1擁有同級別罕見的66kwh電池,所以基礎版續航535km,搭載sic電機的頂配續航560km,已經是同級別中的佼佼者。試駕后感覺這個續航也很實在,足以滿足各種使用場景的需求。
智力是最神奇的地方。
試駕前,車的體驗是我最關心的。合資品牌對汽車發動機的關注度一直不高,在近兩年的發展中已經落后于自主品牌,尤其是新勢力。特別是Elf 1徹底打消了我的疑慮。甚至,這是我第一次在一輛傳統品牌車上獲得了超越大多數新勢力的體驗。這種驚喜感來自三點:
第一,創意設計。現在的車機都是功能齊全的,只是把復雜的控制按鈕搬到了屏幕上,很像電腦的控制面板。art采用了類似游戲界面的設計,一個lowpoly風格的星球是操作界面的核心。伴隨著操作,整個界面上也有很多元素會顯示相應的交互。很多小設計都很有意思。我建議你親自體驗一下。
第二,流暢的運行效果。此前,SEA平臺和CMA平臺上最受詬病的車就是反應速度。《精靈1號》的流暢度已經和大多數新勢力不相上下了。更重要的是,語音控制可以隨時中斷,控制指令可以隨時更改,有豐富的喚醒指令,很多功能可以馬上說。
第三,設計理念的成熟度。戴姆勒主導的設計被很多傳統車企所堅持。在小容量試駕之前,EQS說,這款車的好處在于,常見功能都駐留在屏幕上,可以直接操作。對于精靈1的頂配還是很有性價比的,所以頂配是目前最受關注的。
況且精靈8230;
前幾天在石家莊遇到智能展廳。
你覺得這輛車怎么樣?評論區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