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報警算不算自首 交通肇事中的自首怎么認定
第一,發生交通事故后報警嗎?
一次交通事故后,警察打電話給他們自己。是犯罪后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規定。但《道路交通安全法》將交通事故發生后報警視為車輛駕駛人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就報警行為的性質而言,刑法屬于普通法,而道路交通安全法屬于特別法。特別法優于普通法是我國法律適用的原則。所以應該先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而不是刑法。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時,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并及時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如為搶救傷者而改變現場,應標明位置。這里,車輛駕駛人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與犯罪后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在外觀上是一致的。
所以發生交通事故后報警可以視為退保。
二、交通事故中如何認定自首?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行為人的告知義務是原則性規定。不構成犯罪時,視為法定的告知義務。當其被追究刑事責任,構成犯罪時,行為人的法定告知義務轉化為主動投案,不能與不構成犯罪的行為人的告知義務同等對待。也就是說,如果不構成犯罪,行為人的告知義務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則性規定。一旦構成犯罪,行為人的告知義務實際上是自首情節。
自首是針對犯罪的。只有構成犯罪時,被告人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才是一種自首。交通肇事罪本身就是犯罪,刑法理論上不存在告知義務。只有自首情節,只有自首情節才是法定減輕情節。告知義務不是刑法上的自首的替代,兩者性質不同。法定告知義務只能適用于不構成犯罪的普通交通事故。當交通事故成為犯罪時,告知義務自然會轉化為自首。在交通肇事罪的量刑上,只有自首情節才是法定的減輕情節,《交通肇事處理辦法》規定的告知義務不能代替自首情節,因其性質不同,量刑結果也不同。
并不是所有的交通事故都能構成犯罪,有些后果并不嚴重,所以可以按普通交通事故處理,而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交通事故的行為人,應當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承擔法定的告知義務,并不是刑法規定的自首情節。理由是不構成犯罪,不受刑法規定的自首情節約束。只有構成犯罪,行為人的法定告知義務才能轉化為自首情節。交通肇事罪中的自首情節是有條件的。所謂條件性,是指交通肇事罪中的自首情節,必須滿足一定的法定條件才能達到,即交通肇事罪被追究刑事責任后才能滿足自首的條件,否則自首不成立。
以上是對“交通事故后報警算不算自首”、“交通事故中如何認定自首”等問題的回答如果你還不清楚,不妨找專業的律師事務所,或者請律師幫你。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