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發動機冷卻液是啥意思
檢查和補充冷卻液
當發動機冷卻時,膨脹箱的液位應在滿和低之間。如果液位低于低分線,應補充冷卻液。補充冷卻液蓋應與原裝冷卻液的品牌相同。冷卻液不足時,不應加水,以免增加冷卻液的冰點,或導致冷卻系統產生腐蝕、結垢等不良后果。如果膨脹箱中沒有冷卻液,散熱器和膨脹箱應同時充滿冷卻液。給散熱器加注冷卻液時,應在發動機冷卻后擰開散熱器蓋,以防冷卻液飛濺造成燙傷事故。如果發動機在高溫時必須加注冷卻液,請用抹布包住散熱器蓋,然后慢慢擰下。
2.冷卻液的選擇
膨脹水箱的液面指示正確選用冷卻液可以達到防凍、防腐、防垢的目的,有利于保持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正常工作和延長冷卻系統的使用壽命。發動機冷卻液根據其使用壽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僅用于寒冷季節防凍的常用品類,如醇水型、甘油水型、乙二醇水型等。另一種是長效冷卻液,可以全年使用。長效冷卻液除了基礎液和水外,還含有防腐劑、消泡劑、抗氧化劑等添加劑。乙二醇型、LLC型、殼牌冷卻劑等。使用冷卻液時的注意事項:應根據車輛最低氣溫選擇冷卻液,冷卻液的冰點應比當地最低氣溫低5~10℃,沸點應盡可能高。石油產品不能與冷卻液混合,與石油產品混合的冷卻液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泡沫,影響使用效果。因此,應注意保持儲存冷卻液的容器清潔。不同品牌的冷卻液不應混合使用。由于不同品牌的冷卻液配方不同,混合后可能會引起化學反應,因此應注意零件的沉淀或腐蝕。乙二醇-水冷卻液有毒,注意不要用嘴吸。乙二醇-水冷卻液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蒸發,應隨時添加。如果是蒸發消耗,可以加入軟水;如果是泄漏,應添加冷卻液。不要全年使用非長效冷卻液。最低環境溫度高于0℃時,可用軟水代替。3.冷卻液的更換。由于長期使用,冷卻液中的添加劑會變質。因此,當冷卻液呈銹紅色時,或每兩年,或汽車行駛40000公里時,應更換冷卻液。
排空冷卻液。將暖風開關或暖風控制手柄置于打開位置,打開散熱器蓋和膨脹箱蓋,擰下散熱器和缸體上的放水開關或放水螺栓,使冷卻液向外排出。冷卻液排出后,將自來水管插入散熱器進水口,并用自來水填充冷卻系統。起動發動機怠速運轉,加水排水,直到排出干凈的水,然后排出冷卻系統中的自來水。
加注冷卻液。關閉散熱器和缸體上的放水開關,從散熱器的進水口加入冷卻液。加注后,擰緊散熱器蓋,讓發動機怠速運轉2~3分鐘。熄火后檢查膨脹箱內的液位。如果液位不足,向膨脹箱添加冷卻液。一些發動機在加注冷卻液時需要排氣。比如富康(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系列汽車的發動機,散熱器處有排氣孔,發動機水套出水口處有暖風管。這三個通風口的位置分別是散熱器的最低通風口和加熱管的最高通風口。加注冷卻液時,松開排氣螺釘,以便冷卻系統中的空空氣可以通過這些排氣孔排放到外部。當排出的冷卻液中沒有氣泡時,按照散熱器水套出水口和加熱管的順序擰緊排氣螺釘。
更換冷卻液的注意事項:
發動機冷卻時必須添加冷卻液,以免損壞發動機。
發動機發熱時,冷卻系統處于高溫高壓狀態。因此,不要打開罐蓋,以防燙傷。
在緊急情況下,如果添加了所有純水,必須盡快添加冷卻液添加劑,以使冷卻液濃度恢復正常。
更換氣缸蓋、氣缸墊和散熱器時,必須更換冷卻液。
排出的冷卻液不得再次使用,廢棄的冷卻液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冬季來臨前,應檢查冷卻液的濃度,并按規定調整濃度,確保冷卻液有足夠的防凍能力。
冷卻液及其添加劑是有毒物質。不要直接接觸皮膚,并將其保存在安全的地方。
4.檢查并調整風扇皮帶的松緊度。如果風扇皮帶過緊,會增加水泵和發電機的運行阻力,導致水泵軸承、發電機軸承和風扇皮帶過早損壞。風扇皮帶松弛會導致風扇皮帶打滑,導致水泵水量不足,發電機功率低。要檢查風扇皮帶的松緊度,用拇指以90~100N的力按壓風扇皮帶,風扇皮帶應凹陷約10~15mm,否則應進行調整。
風扇緊密度的調整松開調整臂上的調整螺栓,用撬棍適度按壓發電機,緊固調整螺栓,然后重新檢查風扇緊密度是否符合要求。5.散熱器的使用和維護散熱器不應接觸任何酸、堿或其他腐蝕性物質。
建議使用軟水,硬水使用前要軟化,以免散熱器內堵塞結垢。
使用防凍液時,為避免散熱器腐蝕,需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符合國家標準的長效防銹防凍液。
在安裝散熱器的過程中,不要損壞散熱帶,碰撞散熱器,以保證散熱能力和密封性。
當散熱器完全排空并重新注滿水時,先打開發動機缸體的放水開關,然后在水流出時將其關閉,以免起泡。
日常使用中隨時檢查水位,停機后加水降溫。加水時,慢慢打開水箱蓋,操作人員身體盡量遠離進水口,防止進水口噴出的高壓蒸汽燙傷。
冬季,為防止堆芯因結冰而開裂,如長時間停車或間接停車,應松開水箱蓋,將水全部放出。
備用散熱器的有效環境應保持通風干燥。
根據實際情況,散熱器應在1~3個月徹底清洗一次。清洗時,用清水沿與風向相反的一側沖洗。
水位開關應每3個月或根據實際情況清洗一次,所有零件應取出并用溫水和無腐蝕性清潔劑清洗。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