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發布《新能源汽車行業觀察2020》
4月19日,上海車展開幕日當天,現場有女車主因剎車失靈問題在特斯拉展臺維權,隨后特斯拉方面強硬回應,引發了輿論極大關注。
此前,小米宣布造車,華為聯合極狐發布阿爾法S,給本就火熱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又添一把火。2021年4月,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發布了《向新而生:新能源汽車行業觀察2020》報告。脈脈平臺人才數據顯示,2020年1-12月份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量持續攀升,新能源行業人才呈現高度年輕化,薪資呈現高成長性;頭部新能源車企顯示出了強大的人才吸引力,特斯拉年度人才凈流入最多,比亞迪人才流動量最大。相關人才在汽車行業與互聯網行業之間的跨界流動,進一步推動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同時,在消費者認知方面,職場人對購買新能源汽車仍存在較大顧慮,續航焦慮、電池安全和保值性是職場人的最大顧慮。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決策方面,半數職場人更看重專業測評機構的試驗,而非品牌廣告信息。比亞迪、特斯拉、蔚來是受訪職場人最看好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而在互聯網造車新勢力中,供應鏈相對更加完整的小米和華為最被職場人看好。
報告重點:
【2020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流動】
01 人才供需矛盾緩解,新能源汽車人才需求量持續攀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招聘就業市場相對緊張,人才供需矛盾明顯。但隨著疫情的逐漸趨緩,以及汽車市場回暖,2020年汽車行業整體崗位供給數在不斷提升,行業就業競爭度逐漸趨緩。
其中,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量不斷提升,年底崗位供給數較年初提升了近十倍。
02 轉行新經濟,30歲以上汽車人轉行首選新能源行業
中年職場危機的話題討論,在汽車行業同樣存在?;诿}脈2020年的人才流動數據顯示,30歲以上的汽車行業從業者,在面臨跳槽或換工作問題時,更多人選擇了轉向更具想象空間的新經濟行業,首選去處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其次是電子商務和新生活服務行業。
03 在傳統工業中生根發芽,新能源汽車人才聚集傳統汽車之城
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往往離不開傳統產業基礎的積淀。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而言,傳統汽車工業是發展的必要條件。
脈脈人才數據顯示,2020年除了北上深等人才聚集的一線城市外,有著良好汽車工業基礎的重慶、西安、長春、惠州等地也聚集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車人才。
04 真 · 朝陽產業,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呈現年輕化和高成長性
作為近幾年異軍突起的新經濟行業之一,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呈現出高度年輕化趨勢,3年以內工作經驗的職場人占比達一半,5年以內工作經驗的職場人占比65.7%。
同時,從業者的平均薪資也擁有較為明顯的行業競爭力,并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呈現出較大幅度增長。
05 人才流動映射行業格局,特斯拉、比亞迪人才吸引力突出
人才在行業間的流動,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格局變化。
脈脈2020年人才流動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頭部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展示出了更強勁的人才吸引力,特斯拉是人才凈流入最多的新能源車企,比亞迪緊隨其后,但也出現了較高的人才流出,成為人才流動量最大的新能源車企。
除了整車廠商外,寧德時代、遠景能源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上游企業也吸引了大量人才。
06 沖破行業壁壘,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熱衷與互聯網跨界
隨著電動汽車智能化功能的不斷補充,新能源汽車企業在人工智能、大數據、自動駕駛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多。同時,互聯網造車新勢力也躍躍欲試,這也進一步刺激了人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與互聯網行業之間跨界流動。
脈脈人才流動數據顯示,2020年華為、騰訊、科大訊飛等互聯網和科技公司是新能源車企的重要人才流入來源,同時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車企的人才離職后,有不少流入了字節跳動、華為、京東、美團等互聯網企業。
跨行業的“人才交流”,正在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2020職場人的新能源汽車消費選擇】
01 未來市場可期,但大半消費者仍顧慮重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創歷史新高,但是占整體乘用車市場的份額仍然較低。
脈脈此次調研的職場用戶中,新能源車的占有量僅為7.4%,未來增長潛力巨大。但同時,當被問及未來是否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時,超半數受訪者表示出了較大顧慮,用戶消費習慣的培養任務仍十分艱巨。
不同性別的職場人在對待新能源車這一發展中產品的態度也略有不同,女性職場人對新能源車表示出了更強的“嘗鮮”意愿。
02 續航、充電和保值性,是職場人對新能源車的最大顧慮
從電動車到戲稱“電動爹”,續航問題一直是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顧慮之一。
調研發現,除了續航焦慮外,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不完善、電池安全性,以及新能源車的保值率低等,同樣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重要原因。
相對應的,在愿意選擇新能源車的用戶心中,用車成本低、環保,以及牌照獲取更方便是他們決策的重要支撐因素。
03 不看廣告看療效,職場人選購新能源車時更在意專業測評
調研顯示,在消費者的個人視角中,品牌廣告對于其新能源車消費決策的影響極小,自己并不會因為廣告信息而做出購買決策,轉而更加愿意相信專業機構的測評試驗。
其中,男性職場人對專業機構的測評試驗表示出了更強的傾向性,而女性職場人則更愿意聽取家人或朋友的推薦。
04 崛起的國潮力量,國產新能源車逐漸被更多人看好
2020年以來,特斯拉多次因為新車發布、價格調整或車主維權等相關事件登上熱搜,但此次調研顯示,職場人群中,尤其是90后群體中,特斯拉仍然有著非常高的認可度。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刺激了國內新能源汽車賽道的發展,比亞迪、蔚來、小鵬汽車等國產新能源汽車成為了職場人最看好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之一。
05 躍躍欲試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小米和華為最受關注
前有磕磕絆絆的法拉第未來,后來奮力一戰的小米汽車,互聯網造車儼然已經成為超級大廠們搶奪的下一個時代的船票。
在眾多宣布造車的互聯網大廠中,擁有相對完整供應鏈和技術能力的小米、華為和百度,被寄予了更多厚望,是職場人最看好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
其中,80后職場人更看好華為,而90后職場人則對小米造車表示出了更大的期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