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車關系實驗室和德勤開展高端會談 探索人車關系發展新思路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快速發展,信息產業與汽車產業正在加速融合,汽車正在從傳統的交通工具轉變為智能化、網聯化的移動終端。信息技術實現了人與車之間更強的連接,而如何構建新型人車關系,也成為了出行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一環。
近日,聚焦“人車關系”,人車關系實驗室「HVR Lab」與德勤「Deloitte」聯合發布“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報告,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與設計創意學院雙聘教授、人車關系實驗室創辦人、騰行智庫核心專家馬鈞,德勤中國汽車行業領導合伙人、騰行智庫核心專家周令坤在報告研討高端會談上,與多位出行領域企業專家深入探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關鍵因素,提出人車關系發展新思路。

(人車關系實驗室與德勤聯合舉辦高端會談)
新型人車關系:不僅鉆研“車“,還需洞察“人”
馬鈞表示,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須從新時代的人車關系去思索,真正的人車關系,一方面研究人,包括文化研究與趨勢分析、用戶畫像與標簽系統、 動態場景庫協作平臺。另一方面研究車,包括前瞻技術研究、可用性測試與產品診斷及產品測試、CSCV 雙鉆概念產品設計開發。在這個基礎上,能夠幫助整車廠建立全新的數字化客戶文化開發流程,融入到智能座艙中,打造沉浸式以及情感交流式的體驗。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與設計創意學院雙聘教授及人車關系實驗室創辦人馬鈞)
周令坤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核心挑戰是軟件定義汽車。對中國市場中的車企來講,軟件定義汽車趨勢下有三個路徑可以往前走。第一是自動駕駛技術為主導的產品研發路線;第二個路線是以網聯服務來快速加速產品力;第三是以用戶思維主導的智能座艙路線。目前,以用戶主導的智能座艙的路線逐漸成為主流。而無論是哪個路徑,都離不開對用戶的深刻洞察,對用車體驗的迭代升級,讓車更貼近人,人與車成為伙伴。
讓汽車和用戶體驗都“性感”起來
“人車關系”不是一個全新的行業話題,早在去年,作為騰行智庫的核心專家,馬鈞和周令坤便參加了騰行智庫首期沙龍——“人車關系的進化、重塑、變革”,一同探討新型人車關系的構建。

(騰行智庫首期沙龍合影)
馬鈞認為,要實現人車關系的進化,需要反思當下的“車”是否足夠“性感”:“汽車行業缺乏網紅級的爆款產品,產品思維過于禁錮在四個輪子一臺車。”在騰行智庫“探路智慧出行”專訪中,馬鈞也提出要打造“性感”的汽車,并表示“汽車的‘性感’需要‘感性’因子,需要顏值、智商、情商在線,需要了解產品背后的文化語境,也需要硬核的‘技術驅動’。同時,文化不能強行翻譯,科技也不能野蠻堆砌。”
人車關系,“車”需要性感,“人”的體驗也要“性感”。周令坤在接受騰行智庫采訪時指出,數字化時代最大的一個特點是消費者位于核心位置,現在消費者已經處于數字化浪潮中,在消費各個環節里面已經處于中心的位置,對于出行行業來說,以人為中心是最終的目標,而明確這一點后,車企需要具備用戶洞察、用戶體驗、用戶運營三種能力來服務這個目標。

(德勤中國汽車行業領導合伙人周令坤)
出行產業和信息產業融合,人與車的情感距離也正在被拉近,要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需要通過大數據、AI、云計算等能力,讓汽車理性與感性并重。同時,構建新型人車關系,也需要車企和互聯網公司“雙打”,借助互聯網產業對于人的深入洞察,和汽車產業對于車的精益求精,不斷發現、挖掘客戶的隱性需求,創造以人為中心的用車體驗。
關于騰行智庫
騰行智庫于2018年12月正式成立,是智慧出行領域產學研一體化的價值共享平臺,匯聚了智慧出行領域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以及頂尖科技企業、汽車企業、出行公司掌舵人等行業精英,通過產業論壇、主題沙龍、學術研討、人才培訓、企業訪問、專家面對面等深度交流活動,記錄出行進化歷程,沉淀行業觀點精髓,輸出系統性行業思考,為行業發展與企業決策搭建價值共享的全行業生態平臺,提供戰略參考和咨詢,進行產業數字化管理人才培養,促進生態資源對接合作,發揮騰訊“數字化助手”的角色作用。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