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買到好的新能源車 大環境要過這三重挑戰
作者:佚名 標簽:新能源車 政策 2017-10-18 15:09:40
雖然仍然未成為主流,但在過去的2015年,在政府補貼及優惠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轎車的銷量增長了四倍多,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轎車市場。回想廣州車展上豐田大張旗鼓地宣傳了旗下雙擎技術,就知道車企對于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發展的未來是有多么的看好。然而,這就意味著,在國內發展新能源車,在未來三五年就能獲得不錯的成效嗎?國內新能源車發展要上軌道,有三重挑戰還是要經過的。
廠商自身:噱頭還是真心?
要說現在新能源車的行業發展態勢,以特斯拉引起的國內外的爭斗,各種資本和技術流動在內,經由CES2016引爆,新能源車的發展已經到達了初步繁盛的地步。然而,這些技術究竟有多少是真正在為消費者而服務,而不只是僅僅為了成為自家的一個賣點。
可能像特斯拉和比亞迪這種在新能源汽車上深耕已久的廠商,在新能源技術上的確有可取之處,消費者購買這些產品也比較有保障。但對于傳統車企來說,新能源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吸引消費者的添頭。可能有朋友會說豐田在10-15萬元的混合動力車的確對實際駕駛有所影響,然而更多消費者看中這些車的首要原因,是品牌和長時間的口碑,混動也只是個添頭而已。
此外,一些新興的新能源車企業,是否真的有能力為消費者提供穩定持久的新能源產品,也是值得考究的。根基不穩的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可不是在一時間就能看出來,如果在普及之后才產生問題,對于消費者來說可是毀滅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