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這么大?國外強制標配國內高配才有
作者:佚名 標簽:ESP 日間車燈 國內 國外 2017-10-18 15:09:09
GDP上去了,經濟好了,買個車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這筆錢花出去怎么都要物超所值。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不是?只要關注車市,我們就會發現近幾年逐漸流行起來的日間行車燈、ESP車身穩定系統、胎壓監測系統等配置已經是很多中國市場新車的宣傳賣點了,當我們還在贊嘆一些車型配置高到沒朋友的時候,其實人家只不過是美國、歐盟等發達地區的標配而已。
雖然有些朋友會說,有些功能雞肋啊!但是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尤其是駕駛方面,安全無小事,今兒我們就來一起聊聊國內外關于車輛配置的這些事兒~
胎壓監測系統——法規強制安裝地(時間):美國(2003)、歐盟(2014)
胎壓監測系統可以對輪胎各種狀況進行監測,并且可將胎壓數值實時顯示在行車電腦中,當任何一條輪胎的胎壓存在異常(過高或過低),系統會作出相應提示,從而為行駛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相關數據顯示,高速公路上70%的交通意外都是由于爆胎所引起,而這其中胎壓異常則是罪魁禍首,由此可見胎壓監測十分重要。
日間行車燈——法規強制安裝地(時間):歐盟(2011)
日間行車燈不是一種炫酷的照明燈,而是一種信號燈,可以為白天行駛的車輛提供更好的辨識性,也是非常實用的安全配置之一。目前雖然沒有因為裝配日間行車燈所減少的交通事故的數據統計,但是在陰雨、霧霾天氣下,日間行車燈確實具有一定作用。
ESP車身穩定系統——法規強制安裝地(時間):美國(2012)、歐盟(2014)
ESP是一種車身穩定系統,它可以在車輛發生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時,通過傳感器判斷車輛行駛狀態,并制動對應的車輪,校正循跡方向使車輛保持穩定,防止車輛因失去穩定而造成事故。
據相關數據顯示,歐盟在強制標配ESP后的一年里,ESP就阻止了33000起交通事故發生,挽救了1000多條生命,盡管當時只有大約40%的汽車采用了ESP。
側氣囊——法規強制安裝地(時間):美國(2013)
側氣囊一般安裝在前排座椅外側,當車輛發生碰撞時,側氣囊打開,可將軀干與門板隔離,從而減緩側面撞擊造成的傷害,有效地保護乘客的安全。
雖然我們對正面氣囊的保護效果比較認可,但往往還是會忽略側氣囊的重要性,據了解,側面碰撞是交通事故中死亡率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在美國每年因為側面碰撞造成死亡的人數多達9000人。
自動剎車輔助系統——法規強制安裝地(時間):歐盟(2014)
自動剎車輔助系統主要是針對車輛低速行車狀態時,雷達系統探測到(前方慢速行駛或者靜止的車輛、障礙物等)車輛存在碰撞風險時,實施自動剎車,以避免碰撞或者減輕碰撞造成的傷害。據統計,該配置可以將事故發生率降低27%。
在安全性方面,雖然國內獲C-NAP五星安全認證的車型很多,但是在歐盟,僅僅因為沒有自動剎車輔助系統,都將無法得到E-NCAP五星安全認證。
倒車影像系統——法規強制安裝地(時間):美國(2018)
倒車影像系統的作用不用多說了吧,這兩年因為倒車發生的慘案比比皆是,撞墻的都是小事,還有撞死自己親生兒子的,想想就痛心,雖說就這么一個簡單實用的配置已經在逐漸普及,但是普及和強制安裝完全是兩個概念。美國國家公路安全局已經發出要求,在2018年5月1日以后生產的所有輕型車輛必須安裝倒車后視攝像頭。雖然國內的消費者對這項配置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了,但是在國內什么時候才能成為強制性標準配置?
自動緊急呼叫系統——法規強制安裝地(時間):歐盟(2018)
自動緊急呼叫系統,是為了在發生車禍之后,可以第一時間救助傷者,最大限度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中因救援遲緩造成的人員傷亡。歐盟將在2018年開始強制執行,屆時在該區域內的銷售的新車都必須加裝自動緊急呼叫系統。注意,人家可是自動呼叫哦,要知道,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車內人員很有可能無法自主發出呼叫求助的。那么在國內,帶緊急呼叫的車載系統屈指可數,能夠自動求救的恐怕也就是安吉星了。
看完這些不得不說我們國家確實和國外還有嘻哈局,尤其是安全性方面。想要追趕發達國家的腳步靠的不單單是廠家的努力,還必須有國家的強制性,讓“門檻“變高,自然我們就能買到更好的產品。希望我們和國際接軌的不僅僅是油價,車輛安全性方面也要多向國外學習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