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輪車電動車自行車 個人智能交通該選啥
作者:佚名 標簽:獨輪車 電動車 自行車 智能交通 2017-10-18 15:08:31
還記得二三十年前,大家還在騎自行車的樣子嗎?作為自行車大國,在經濟仍然沒有真正得到騰飛的時候,一問到個人出行方式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自行車。作為家家戶戶都擁有的交通工具,自行車陪我們走過了不少的時間,也有著許多在車后座的快樂時光,想想都值得笑起來。經歷了經濟的發展,自行車換上了小汽車,城市公共交通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然而接踵而來的現實問題讓消費者又在期待更加輕松的出行方式。
下一個智能時代的風聲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于以往數碼時代的內容革新只是針對各種計算中樞,下一代智能生活將會是針對于日常生活的全面軟硬件革新。自然,衣食住行之中的行,也會有一些全新的改變。適逢城市交通出行逐漸成為生活的主要問題,針對個人出行的智能產品正在不斷推出。
在這里面,獨輪車當之無愧成為全新智能出行的弄潮兒。電機動力加上酷炫的使用方式,即使其中的學習成本和風險指數都有所提高,但仍然成為新新人類樂于嘗試的全新產品。而我們記憶中的自行車,也因為智能時代的到來,在硬件上有所更新,成為了消費者可以考慮的全新出行方式。不過,聽過那么多智能自行車的發布,但仍然沒有見過一臺能夠落地的,能不能做得到還真的是未知之數。而電動車,這個被許多大城市開始明令禁止的產品,非但沒有因此偃旗息鼓,某些廠商還攜互聯網之勢,大賣設計和理念,想要在下一代智能生活中搶先占據一席之地。三種智能交通方式的出現和發展,也許還有某些我們仍未知道的出行方式,讓下一代的智能出行變得更加繽紛。
然而無論是哪種個人智能交通方式,要考慮的并不是消費者是否能夠進行消費,更多是要看外界環境能否承載數量眾多的個人智能交通載體。也許很多朋友會覺得說當年作為全球第一的自行車大國,中國對于個人交通的承載和管理可以說是駕輕就熟。然而,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汽車為代表的機動車數目飛速增長,尤其是在近年普遍收入都在提高的前提下,無論大城市還是小鄉鎮,機動車的數量都在呈幾何級數爆發。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城市原有的交通規劃已經難以承載機動車同時上路的需求。因此,不僅是相關業界,政府部門也在考慮交通環境和機動車數量的可持續性發展方式,即便這在短時間之內難以實現。
面對這樣的問題,也出于低碳環保的方式考慮,國內政府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擴建公共交通的方式,這的確能夠以更加低廉的價格,同時滿足消費者的出行需求,以及城市交通規劃的問題。然而,隨著城市交通規劃不斷發展,相應的住房規劃也在進行調整,而問題將會逐漸變成“最后一公里”——公共交通的延伸并不代表能夠直接在家門口坐上公共交通,這種老城區常見的模式在新城區中并不能實現,因此對于輕便的智能交通工具來說,他們的使命就變成了解決最后一公里的路程。在城市版圖日益擴張,步行日益增長的大環境中,個人智能交通載體的意義將會被進一步深化。
無論是原有的公共交通、個人機動車,還是山雨欲來的下一代智能交通載體,歸根究底還是為了適配城市整體發展的需求。城市是人生存的載體,而出行是人類獲得生存必需物資采取的必然行動。通勤過程如果能夠得到體驗的提升,無論是對于個人發展和體驗,還是對于社會資訊和物資的順利流轉,都會有著根本性的改善。下一代智能生活對于生活本質將會有顯然的提升,筆者也相當期待能夠在通勤方面有一些改變,畢竟每天被擠著像沙丁魚一樣可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