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補貼對電動汽車價格的影響有多大?
國家補貼對電動汽車價格的影響確實很大。補貼政策的變化會直接左右電動汽車的價格。
比如,在補貼新政出臺后,大的電動汽車降價潮可能在 2020 年左右就已到來,目前的過渡期也是降價潮。
如果車輛技術指標不滿足 2019 年標準,那些沒有三電核心技術的車企就會有壓力,因為補貼減少會增加購車成本。
像符合過渡期標準的車輛還能獲得之前的國補和地方補貼,不符合就沒有補貼。像廣汽、比亞迪、榮威等部分車企已在補貼過渡期內按 2018 年補貼標準全額給予補貼,后續廠家可能還會根據銷量通過現金優惠等方式降價促銷。
如今國家補貼進入倒計時,價格或許會上漲。今年,車型售價 30 萬元以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等還有相應補貼。
但 2023 年起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徹底取消后,各新能源品牌車型可能就會價格上漲。國補退坡 30%,這讓新能源汽車面臨漲價。
國家之前推出補貼政策是為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根據車企申報生產新能源車型的電池容量、續航、售價等來計算補貼數據,2020 - 2022 年補貼標準退坡,2022 年補貼比去年降低 30%,不同車型補貼都有不同幅度縮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世華說,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會對市場產生擾動,擾動廠家能否消化有待觀察。
而且中汽協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雖然快速增長,月度產銷再創新高,但盈利水平差,很多企業增量不增利,今年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還大幅上漲。
“國補”退出后,補貼金額由企業消化還是消費者承受是個難題。國補退坡帶來的新能源汽車漲價和銷量有關。
從 2010 年開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推動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在新能源汽車從政策驅動變成了市場驅動,補貼退出難免讓車企生產成本提升,電池成本上漲也給銷售帶來壓力。
有人認為,隨著購置稅補貼退坡以及原材料上漲,未來可能有更多車企宣布漲價。像比亞迪為保證利潤率提升價格,也有車企像特斯拉等為保證年度銷量提升放棄部分利潤。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