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車型的 idrive 系統有何差異
不同車型的 iDrive 系統差異不小。
先看 iDrive 7 系統,隨全新 G05 X5 發布,UI 菜單界面重新編排,2D 圖形和 3D 動畫結合,用 MGU 主機,儀表盤和中控屏分開,配第一代智能個人助理且支持 OTA,轉速表逆時針轉動。
iDrive 8 系統在寶馬 iX 和 i4 上首次出現,很多寶馬車型配備,特點是一體式曲面連屏,儀表盤和中控屏結合,內部功能集成能上下滑動,取消空調等物理按鍵,溫度調節移到屏幕下方。
近兩年的 8.5/9 代系統,比如 BMW OS9 系統,以地圖為底幕,左側新增懸浮小窗,能更快抵達功能。8.5 代基于 Linux 架構,在 3 系、4 系等多數車型上配備,9 代基于 Android 系統,在 X1/iX1 等車型上配備。從視覺區分,沒 iDrive 旋鈕是 iDrive 9,有旋鈕不一定是 iDrive 8.5。
iDrive 9 提供三維導航和懸浮式卡片,按鈕可自由組合,適合觸屏控制,底層操作系統從 Linux 變為安卓,有機會向更多車機應用開源。寶馬 X1 會率先切換,新一代 X2 等也會,MINI 相關車型會用定制的 iDrive 9 系統,但視覺交互界面有差異。
iDrive 7 和 iDrive 6 比,頁面更簡潔,采用新顯示和控制理念,注重個性化需求,優化注意力控制功能,智能化進步大,識別能力和響應速度更好,能控制虛擬儀表盤,還有全新個人智能語音助手。
第一代 iDrive 系統 2001 年誕生在寶馬 E38 7 系末期款,中控上方有顯示屏和實體按鍵、控制旋鈕,操作復雜。
第二代隨 E60 發布,操作系統移到檔把附近,操作流程簡化,確立按鍵加旋鈕方式,用到多個車型。
第三代 iDrive 特點是簡潔,有新按鍵旋鈕、互聯駕駛和手寫輸入功能。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