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冷卻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首先,冷卻系統由很多部件組成,像冷卻系統管路、散熱器、膨脹罐、水泵、節溫器、風扇、冷卻液溫度表、水套、水管、冷卻液膨脹箱、冷卻液溫度傳感器等等。
在發動機工作時,冷卻液從散熱器出口流出,流進水泵進口,部分冷卻液會從水泵流到加熱器芯再流回水泵,還能為乘客艙加熱和除霜。冷卻液也會流入發動機氣缸體和氣缸蓋吸收熱量,初始啟動階段能幫助加熱節氣門體。
冷卻液從氣缸蓋流向節溫器,發動機達到正常工作溫度時,冷卻液的流動可能在節溫器處停止形成小循環,也可能流過節溫器進入散熱器形成大循環。
發動機工作時帶動水泵工作,水泵從散熱器出水管將冷卻液加壓后,強行打入發動機氣缸體內水道中。水泵處于連續工作狀態,不斷向缸體內擠壓冷卻液,升高水壓并通過節溫器輸送到散熱器出水管。在這一強制循環系統中,水泵泵水量的大小取決于串聯在水管道中的節溫器,水泵裝在進水道中,節溫器裝在出水道中。水泵從散熱器抽水向氣缸水道泵水,節溫器控制著出水水流的大小。
在冷卻液的循環流動過程中,溫度調節也很關鍵。發動機工作時由水泵傳動系統帶動水泵轉動,將冷卻液壓入發動機內,在循環過程中將熱量帶到散熱器,由散熱器將熱量散發到大氣中。
節溫器能通過控制大小不流導向的方法,讓發動機在較短的時間內升溫到正常工作時所要求的機械溫度。冷機起動時節溫器關閉通往散熱器的大小流循環通道,此時只有節溫器上的小水流孔道水流或旁通水流,限制冷卻水的循環量,縮短預熱時間。冷卻水量的調整由恒溫器的主閥和旁通閥的打開和關閉自動控制。恒溫傳感器中的石蠟在 76 以下是固體,在 76 以上變成液體。當達到 86 以上時,完全變成液體,體積增大。它壓縮橡膠管,推動中心推桿,從而改變節溫器主閥和旁通閥的開閉狀態,達到控制冷卻水循環路徑的目的。
發動機水溫低時,節溫器主閥關閉,旁通閥打開,冷卻水在發動機中循環。水溫上升到一定值時,節溫器主閥打開,旁通閥關閉,冷卻水經過散熱器形成大循環。
氣流調節由電風扇自動控制。以富康汽車的電風扇為例,當水溫為 97 時,風扇低速運轉。當水溫降至 92 時,風扇停止運轉。水溫 101 時,風扇高速運轉。當水溫達到 118 時,水溫報警燈亮。使用空調時,風扇高速運轉。停機水溫超過 112 時,風扇低速運轉 6 分鐘,冷卻延時。大多數汽車是由電風扇控制的。溫控開關安裝在散熱器的一側,控制風扇電機的轉動。當從散熱器流出的冷卻液溫度高于 92 時,熱控開關的低溫觸點閉合,風扇電機以 2300 轉/分的低速旋轉。當冷卻液溫度上升到 99~105 時,熱控開關的高溫開關觸點閉合,風扇電機以 2800 轉/分的高速旋轉。當冷卻液溫度降至 92~98 時,風扇電機將恢復低速旋轉。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