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寶馬的設計理念是怎樣演變的?

德國寶馬的設計理念有著豐富且不斷演進的歷程。

寶馬的 LOGO 設計源于巴伐利亞的國旗和發動機公司歷史,并非簡單的藍天白云,其歷經四次變化,每次只是局部細節修改,以順應時代。

雙腎型進氣格柵始于 1933 年的寶馬 303,最初是為達到最佳散熱效果,將散熱器水箱設計成略微向后傾斜并分成兩部分,這一設計逐漸成為品牌象征,且不斷演變。

1936 年的 BMW 326,以現代化設計引領潮流,比如翼子板設計和輕量化車身,展現了寶馬在設計上的前瞻與突破。

戰爭結束后,寶馬 501 銷量未達預期,但艱難時期促使寶馬更執著于創新。Isetta 車型憑借獨特設計和經濟實用性挽救了危機中的寶馬,展示了品牌的求變精神。

“霍夫邁斯特”角是寶馬 1500 引領的中檔車型革命,體現了實用與風格的平衡,至今影響著眾多車型。

從寶馬 2002 到 7 系,每款車都是經典與現代的融合。從首輛 BMW 開始,就奠定了駕駛員導向的儀表臺。1929 年的寶馬首款 3/15,儀表臺盡量靠向駕駛者一側。1972 年的寶馬 turbo 概念車,駕駛者導向的儀表臺設計更明顯。這種設計在初代 3 系中已存在,如今也很常見。1994 年推出的第三代 7 系開始有了 iDrive 旋鈕的前身。

總之,寶馬的設計理念在技術、美學、實用等多方面不斷演進,始終追求創新和卓越。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本田 Breeze(皓影)有 2.0L 混動版和 1.5T 燃油版兩個動力版本。其中,1.5T 燃油版最大功率可達 143kW,扭矩達 243N·m,匹配 CVT 變速箱,動力輸出平穩順暢;2.0L 混動版搭載第三代 i-MMD 系統,由
豐田普銳斯保養周期通常是每 6 個月或 5000 - 10000 公里進行一次,保養費用相對較為親民。其保養周期因車輛實際使用情況會有所變化,日常保養項目多樣。費用方面,小保養約 307 元,大保養約 1065 元,以每年行駛 20000
A1駕駛證可駕駛的大型客車,核載人數要求是大于等于 20 人。這意味著此類客車至少要能承載 20 名乘客,包括常見的短途、長途客車,城際巴士以及通勤班車等。大型客車車長通常在 6 米或 6 米以上,有著多種類型與結構。從單層到雙層,從不同驅
F駕駛證與其他駕駛證在準駕車型、年齡限制、考試難度及費用等方面存在區別。F證準駕發動機排量小于等于50ml、最大設計車速小于等于50km/h的輕便摩托車,而像D證、E證準駕車型范圍更廣。年齡上,F證申請年齡為18周歲以上、70周歲以下,部分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