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自造在技術上有哪些創新

大眾自造在技術上有不少創新。

在電動汽車領域,研發出能降低動力電池成本 50%的新技術。其改進了電池制造工藝涂層技術,采用干涂層,不再需要干燥粘合劑,生產過程更便宜、快速且環保。這項技術預計 2027 年前投入量產。

在汽車內飾方面,大眾正在開發紙質內飾。這種可回收材質能代替內飾塑料、鋁箔,已申請專利,能根據車型調節形狀尺寸,有多種紋理及配色,設計師創作更靈活,且在找機會實現規模化量產。

電池組框架也有創新,利用 AI 開發出微小金字塔形狀的模塊化重復結構,用液態樹脂 3D 打印,能承受自身重量 3 萬倍,新框架最多減重 60%,在能量吸收方面超過傳統鋼架。

還發現能有效減輕車身重量的新型纖維復合材料,用其制造的大眾途昂后尾門減重超 35%,且不改變汽車裝配順序,可大批量生產。

大眾推出 Trinity 項目與特斯拉競爭,預計 2026 年實現。該項目在續航里程、充電速度、數字化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有顯著創新,包括新電動平臺、簡化供應結構和智能聯網生產。

在數字化方面,一汽-大眾舉辦高峰論壇,加強國際國內合作。在 3D 打印技術應用上,一汽-大眾自 2005 年開始探索,應用于新車研發,每年打印零部件約 5000 件,青睞 PLS 技術,引進后提高了研發效率,樣件良品率高達 99%。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7.9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福特汽車是美國創立的品牌。1903 年,亨利·福特于美國密歇根州迪爾伯恩,開啟了福特汽車的傳奇篇章。自創立以來,福特汽車憑借豐富多樣的產品,像轎車、SUV 等深受消費者喜愛。不僅如此,它還在汽車技術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如 T 型車的
離合器常見故障維修費用少則幾百元,多則數千元,具體因車型、損壞部件及程度、維修地點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僅更換離合器片,材料加上工時費總體在幾百元到三千元;離合器組件整體更換含人工成本通常在 600 - 1200 元;若整個離合器片更換,費用可
7座車報價在不同地區差異較大。由于各地市場需求有別,一線城市對7座車需求高,價格可能更堅挺;而二三線城市需求低,價格優惠更多。進口稅費與運輸成本也有影響,靠近港口地區進口7座車成本低,報價更實惠。此外,不同地區經銷商銷售策略不同,當地消費水
宋 EV 的充電速度比較快。不同版本的宋 EV 都有著出色的快充表現,像全新一代宋 EV 500 從 20%到 80%快充僅需 30 分鐘,宋 Pro EV 從 30%充至 80%在大功率充電樁上也只要 30 分鐘,宋 PLUS EV 從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