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汽車的技術成熟度如何
氫燃料汽車的技術成熟度正在逐步提高。
當前,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明顯提速,今年 1 至 8 月產銷均完成 2000 輛,同比大幅增長。部分核心技術持續突破,產業鏈加快形成。膜電極等核心部件國產化加快,氫燃料電池電堆功率密度顯著提升,解決了此前乘用車氫燃料電池體積和重量過大的難題。像長安深藍 SL03 氫電版已實現整車核心部件 100%國產化,最大續航里程達 730 公里。
此外,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各項指標均有改善,如石墨雙極板的電堆壽命已從 3000 小時提高到 15000 小時。但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仍處于初期示范和商業模式探索階段,存在一些問題。
成本高是核心問題,每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平均單價高達數十萬元,每百公里用氫成本為 30 至 80 元,遠高于電動汽車。電解水制氫成本也較高。不過,隨著技術發展和規模效應,成本有望下降。同時,仍需對氫燃料電池、電解裝置等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攻關,加快完善產業鏈和相關配套,如推動碳紙及質子交換膜等核心部件技術研發,加快推進國產化進程,加快加氫站等建設步伐。
在全球范圍內,氫燃料汽車市場規模目前不大,但預計到 2030 年,市場規模將逐漸擴大,年復合增長率可能超過 30%。目前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地區,未來會進一步全球化。品牌競爭方面,豐田、本田、奔馳、現代等主導,新興制造商和技術提供商也在涌現。許多國家和地區出臺政策支持,如設立氫能產業發展基金和補貼政策。
氫燃料汽車具有零排放、長續航里程、快速加氫、多領域應用潛力等優勢,隨著技術進步,其技術成熟度和成本在改善。預計未來幾年,成本將進一步下降,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
在我國,確定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后,燃料電池汽車數量快速增加,鼓勵政策相繼出臺。燃料電池系統功率不斷提高,300 千瓦燃料電池系統已亮相,將用于徐工礦卡車輛。儲氫系統也有進步,車載儲氫量邁入 60—80 公斤區間,重卡運輸距離提升。我國已建成加氫站超 500 座,初步構建氫能供給體系。未來若實現更大規模產業化,需加強氫能供應保障,鼓勵更多燃料電池乘用車應用,預計到 2035 年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 100 萬輛。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