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汽車制造商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最多?

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較多的汽車制造商有三星、豐田、通用、現代大眾等。

三星以 80 億美元的投入位居榜首,遠超第二名豐田 30 億美元。豐田成立了“豐田研究院高級開發(TRI-AD)”,投入巨大。

通用汽車斥資約 49 億美元開發自動駕駛汽車部門 Cruise,還得到軟銀、微軟和本田的支持。

現代向 Aurora 和 Envisics 等初創公司投資約 30 億美元。

大眾汽車集團暫列第六位,最大一筆投資 26 億美元給了 Argo AI。

此外,像均勝電子、光庭信息、德賽西威、萬集科技、千方科技、中科創達、巖山科技、四維圖新等公司也在自動駕駛相關領域有所投入和發展。

比如均勝電子與多家頂級車企合作,推動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開發;光庭信息專注智能網聯汽車軟件創新;德賽西威開發多種自動駕駛技術和產品等。

在自動駕駛領域,中國相關公司也表現出色。比如比亞迪、北汽藍谷、一汽等 9 個聯合體進入了智能網汽車上路通行試點。

華為和北汽合作的極狐阿爾法 S 在自動駕駛方面表現驚艷。小鵬汽車擁有全棧自研自動駕駛技術能力,XPILOT3.5 自動駕駛輔助方案受青睞。百度 L4 級自動駕駛累積測試里程突破 1000 萬公里。

圖森未來專注于卡車貨運領域的自動駕駛技術。

另外,亞馬遜、蘋果等互聯網巨頭也在自動駕駛領域布局。亞馬遜瞄準“最后一英里交付”,蘋果的“泰坦項目”經歷轉型。

奧迪是首家研發自動駕駛的汽車公司,旗艦自動駕駛 A8 模型在歐洲獲批街頭駕駛。

百度目標是大規模生產,建立了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自動駕駛汽車界的安卓”。

寶馬-英特爾-Mobileye 聯盟計劃到 2021 年在公路上部署自動駕駛汽車。

博世聯手梅賽德斯,內部兩千多名工程師研發輔助駕駛技術。

思科致力于數據層,大陸集團采用漸進方式,DAF、戴姆勒、依維柯、曼、斯堪尼亞、沃爾沃在自動駕駛卡車方面有所行動。

滴滴從優步、Waymo 挖人,福特開發私人市場,通用與 Lyft 合作,本田為思域提供半自動駕駛。

同時,中國自動駕駛公司 AutoX 發布第五代全自動駕駛系統 AutoX Gen5,采用英特爾、英偉達、賽靈思、安森美等核心供應商的產品,并與多家企業展開合作。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3.2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RS3 是一款緊湊級車型。 它的車身尺寸為 4479/1802/1399mm,軸距 2628mm,整車重量 1595kg。 外觀設計線條流暢,時尚感足,低底盤調校利于賽道競速。 車內空間寬敞,乘坐舒適,駕駛位視野開闊,行李箱容積
奧迪 S3 的生產工藝對其質量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先說發動機,采用鋁合金材質缸蓋和鑄鐵材質缸體。鋁合金缸蓋重量輕、導熱性能好,鑄鐵缸體熱負荷能力強,這兩者結合讓發動機性能出色又穩定。 奧迪這個品牌歷史悠久,德國工藝百年積淀,這為 S3 的生
奧迪 40tfsi 的油耗受車型和實際使用情況影響有所不同。 像奧迪 A6L 40TFSI 兩驅,工信部綜合油耗 6.8L/100km,實際平均油耗約 8.88L/100km,范圍在 7.77 - 9.98L/100km 之間。 奧迪 Q5
奧迪 RS3 和奧迪 S5 在舒適性方面各有特點。 奧迪 RS3 駕駛模式多樣,舒適模式下表現溫順,在特定情況比如競品車型乘坐舒適度受影響時,它的表現更柔和,中檔扭矩感覺寬容,無需追求高轉速。 但奧迪 S5 在舒適性上也有優勢。S5 空間相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