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車型的冷卻水系統(tǒng)有何差異?
不同車型的冷卻水系統(tǒng)存在諸多差異。
燃油車的冷卻任務主要是發(fā)動機冷卻、變速箱冷卻、乘員艙制冷/制暖,冷卻方式成熟,發(fā)動機水冷、變速箱油冷、乘員艙制冷用空調、制暖用發(fā)動機余熱。
電動汽車的冷卻任務為電機冷卻、乘員艙制冷/制暖、動力電池冷卻/加熱,冷卻方式不斷進化,電機從水冷到油冷,電池從風冷到水冷、冷媒冷卻,冷卻管路與電池包設計深度結合。座艙冷卻方面,燃油車和電動車都用空調,座艙制暖,電動車從 PTC 加熱到熱泵空調,輔以電機余熱,電池加熱有 PTC 加熱或電機余熱。
在電池冷卻方面,早期電池采用風冷,后普遍用水冷,如嵐圖琥珀電池采用側面隔熱+底部散熱方案,彈匣電池在方形電池較小側面設計導熱結構,麒麟電池則大膽采用側面水冷散熱&隔熱+較小側面隔熱的方案。
對于熱泵空調,冬季較冷時,與 PTC 制暖相比,熱泵空調能顯著降低能耗,其效果好壞很大程度取決于整車熱管理管路設計。
混動車的冷卻系統(tǒng)復雜,防凍液需滿足內(nèi)燃機、電動機和電池系統(tǒng)的溫度管理,常采用長效型防凍液。新能源車的防凍液要有高熱傳導性能,常采用電池專用冷卻液或全合成防凍液,能有效延長電池壽命。傳統(tǒng)油車防凍液選擇基于車型和冷卻系統(tǒng)特點,常見有乙二醇型或無機酸型防凍液。
冷卻液有重負荷型和輕負荷型,添加劑不同,使用車型不同,輕負荷防凍液多用于小型汽車、輕型卡車等鋁材質冷卻系統(tǒng),重負荷防凍液多用于重型卡車等鋼材質、鑄鐵材質冷卻系統(tǒng),且輕負荷防凍液不能用于重負荷車型,重負荷防凍液可用于輕負荷車型但不能混用。
發(fā)動機正常工作對溫度有要求,需冷卻系統(tǒng)調節(jié),過度冷卻或冷卻不足都會有不良影響。汽車水冷系多為強制循環(huán)式,由散熱器、水泵、風扇、冷卻水套和溫度調節(jié)裝置等組成。散熱器有管片式和管帶式,水箱蓋能增加冷卻系統(tǒng)壓力等。冷卻液要粘度小、流動性好、冰點低、沸點高、防腐蝕性好等。
不同車型更換防凍液方式不同,德系車能輕松“動態(tài)換液”,日韓系車則需鉆車底擰螺絲放水,這是因膨脹壺設計理念不同,德系車膨脹壺帶壓力,日韓系車膨脹壺無壓力。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