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具影響力的概念車設計有哪些?

目前最具影響力的概念車設計有很多,以下為您列舉一些:

奧迪 AI:Trail quattro,它把休閑車的定義提升到新高度,全透明座艙和怪異車身充滿科幻元素,四驅和四輪轉向,續航里程 400 公里,最大功率 430 匹馬力,最大扭矩 738NM。

英菲尼迪原型車 9,復古敞篷電動跑車,搭載 30kWh 高壓電池 EV 動力總成,最大功率 120kW,最大扭矩 320Nm,最高時速 170km/h,0-100km/h 加速僅需 5.5 秒,其設計源于一個有趣的幻想。

捷豹 C-X75,2020 年展示設計概念,隨后兩年與開發伙伴打造出 AWD 四輪傳動插電式并聯油電混合車,配備碳纖維復合單體座艙底盤,搭載 F1 賽車靈感的 1.6L 雙增壓引擎,可迸發出 850 匹馬力、1000Nm 的強勁動力,200 毫秒內可換檔,0-160Km/h 加速低于六秒,但因經濟原因未量產。

大眾 ID Buzz,外觀延續大眾 T 系列車型風格,前臉 V 字型線條向大眾 T1 車型致敬,內飾七座布局,配備大天窗、滑動門和自動尾門,能通過多種傳感器自動駕駛,用戶按下 VW LOGO 可切換自動駕駛模式,方向盤自動收納,它還是純電動概念車家族一員,預計 2022 年量產。

日產 IDX NISMO,汲取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日產汽車設計靈感,后驅四座,內飾有復古元素,推出后獲好評,但因集團資金問題未量產。

凱迪拉克 InnerSpace 概念車,發布于 2022 年 CES 科技展,雙門車身布局,流暢線條,或為雙門 GT 車型,采用未來感設計語言,凸顯環保理念,內飾像豪華家庭影院,電池模塊分布不影響車內空間。

奧迪 urbansphere 概念車,中德團隊共創,與中國用戶共創,外觀前臉格柵由 LED 光源組成可漸變式點亮,前后 LOGO 可自發光,內飾以米色與灰色為主色調,大量使用木質裝飾,環抱式座椅可旋轉,中控臺采用木質材質環繞,背板投影替代中控屏,具備 L4 級自動駕駛,可眼球追蹤和手勢控制。

奔馳 VISION EQXX 概念車,詮釋“新豪華主義”和“感性·純粹”設計理念,注重提高傳動系統效率等,外觀采用 Alubeam 銀色,前臉設計獨特,車身線條流暢,實現超低風阻系數,輪胎采用新技術,內飾采用可持續性材料。

領克 The Next Day 概念車,代表領克未來設計走向,新能源四門 GT 車型,設計語言延續品牌理念并拓展,破曉之光日間行車燈與在售車型一脈相承,采用漸變式涂裝,車身側面有數字旗語交互屏,內飾色彩、材質與外觀呼應。

MINI Aceman 概念車,與 UFO MEDIA LAB 聯手打造,采用全新設計語言,前臉可投射米字旗圖案,車外互動體驗儀式感滿滿,填補車型空白,內飾色彩豐富,采用數字化技術。

廣汽 Barchetta 概念車,是廣汽歐洲研發中心揭幕作品,造型未來氣息濃郁,車高極低,車輪半露,座艙封閉時空氣動力學造型突出,有人乘坐時車頂打開,設計新奇。

捷尼賽思 X Speedium Coupe 概念車,由首席創意官設計,將成為未來純電動產品設計語言,大燈保留標志性分體式設計,采用貫穿式和盾形中網造型,側面“反楔形”設計,車尾橢圓性感,具備量產可能。

寶馬 i Vision Dee 概念車,展示寶馬未來汽車技術預判思考,外觀與以往車型不同,展示循環永續理念,前風擋投影負責信息展示,車內無物理按鈕,有虛擬投射交互按鈕,提出“全維度溝通體驗”愿景,車身可變換 32 種顏色。

標致 Inception 概念車,創意名為“盜夢空間”,首次采用純電系統平臺,體現未來電動汽車愿景,有革命性外觀內飾設計,包括新一代標致 i-Cockpit 和創新控制系統,將用到未來產品中,品牌目標成為歐洲領先電動品牌。

長安 VIIA 概念車,體現“縱之力”,是高度未來主義的自由空間,外觀氣動體態,內飾三人座布局,有駕駛、無人機、游戲三種模式,為用戶打造四種氛圍場景。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阿維塔智駕包從多方面保障用戶的隱私和數據安全。阿維塔安全團隊匯聚多領域人才,依托伙伴技術,在隱私保護合規、數據分級分類、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發力。產品開發時將隱私保護理念融入其中,強化數據管理與整車安全能力。座艙設計從功能和系統著手,建立角
在智駕系統對比時,功能豐富度方面難有絕對的勝者,不同品牌各有亮點。像嵐圖智駕系統不僅覆蓋城區、高速、泊車場景,還有智能進出服務區等高階功能;極氪和小鵬實現全功能覆蓋,城區 NOA 表現出色;華為 ADS 2.0 城區 NOA 細節處理佳;阿
奧迪智駕車型通過硬件、軟件、測試等多方面保障智能駕駛安全性。硬件上,配備多種高精度傳感器,如 A5L 的雙嵌入式激光雷達,還有恒溫自清潔系統。軟件方面,與華為合作引入先進技術,實現“油電同智”。同時,奧迪有著嚴格的質量檢測體系和冗余設計,所
智駕燃油車和純電動智駕車在智能駕駛方面存在諸多差異,純電動智駕車整體表現更優。這主要體現在多個方面,先天架構上,燃油車電子電氣架構落后、動力系統復雜等限制了智能駕駛發展,電動車則有優勢;研發側重不同,新勢力車企重軟件與體驗,傳統燃油車企在這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