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錯誤的保養方式會損害汽車?
以下是一些會損害汽車的錯誤保養方式:
1. 烈日下洗車:在烈日下洗車,水滴形成凸透鏡效應會造成漆面頂層局部高溫,時間長了會讓油漆失去光澤。此時打蠟還易導致車身顏色不均勻,洗車打蠟最好在有遮擋條件下進行,或在陰天、晴天早晚。
2. 洗車像洗澡:洗車時讓汽車空調外表淋濕,會影響空調使用壽命。
3. 按圈打蠟:這種打蠟方式不正確,正確的是直線做,橫豎線交替,順著雨水流動方向壓最后一條線,以減少漆面同心環。
4. 機油太多:機油不足會導致潤滑不良、加劇磨損,機油過多則會使發動機內部動力損失增加、濺到氣缸壁上的機油增多,導致燒機油故障,機油應控制在油尺上下標記之間。
5. 螺栓擰緊過度:風扇皮帶擰太緊會導致軸承負荷過大、增加磨損和功耗,使泵軸彎曲、皮帶變長變形,縮短使用壽命。
6. 選用進口輪胎:進口輪胎不適用國內路況,國內合資生產的輪胎在性能上可替代進口貨。
7. 新電池未充電:新電池不充電直接使用會縮短壽命,應在充滿電解液后用小電流充電約 1 小時再安裝使用。
8. 隨意增加車載設備:自行安裝設備改裝不當會影響汽車性能、操作便利性和可靠性,影響行車安全。
9. 冷卻水溫度過低:過低的冷卻水溫度會惡化燃油燃燒、增加油耗、加劇磨損、增加機油粘度、降低發動機功率。
10. 水箱“沸騰”時快速加水:這種做法可能導致氣缸蓋因突然遇冷而開裂,正確方法是立即停車,保持發動機怠速空轉散熱,待水溫下降后再緩慢加水。
11. 汽車長期或短途使用:長期不用或短途使用都會傷車,前者會使傳動部件生銹、影響電池壽命,后者會因零部件磨損嚴重而容易導致車子提前拋錨,應每隔幾天跑三四十分鐘。
12. 發動機加清洗劑:機動車發動機多為封閉式,加清洗劑沒必要,還可能因清洗劑殘留加重發動機故障幾率。
13. 行駛 6 萬 km 上車輛清洗剎車系統:維護剎車系統時不要清洗剎車活塞等配置,直接添加黃油或更換磨損配置件。
14. 盲目加防凍液或無水防凍液:應選擇正規 4s 店的防凍液,高價的無水防凍液沒必要。
15. 10 萬 km 車以上清洗變速箱:清洗變速箱可能使清洗劑殘油液影響后期換的機油,直接換油就行。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