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速尾翼在哪些車型上應用較為廣泛

失速尾翼在以下車型上應用較為廣泛。

首先是邁凱輪的 MP4-25 賽車,其整個系統分為三部分,氣流從駕駛艙左前端的入口進入,經布置在駕駛艙和引擎蓋背鰭中的氣流管道,最終從尾翼上的開孔排出。車手通過膝蓋或肘部關閉駕駛艙上的氣流入口,改變管道中的氣流壓力,使尾翼產生失速效應,從而降低下壓力和行駛阻力,提高直線速度。

法拉利也在其 F10 賽車上應用了失速尾翼,與邁凱輪不同的是,法拉利的氣流入口開在背鰭上,氣流流經管道后從尾翼副翼上的開孔噴出。但法拉利的系統相對簡單,可能只有在特定車速下才能發揮作用,且不能像邁凱輪那樣由車手隨時控制。

除了邁凱輪和法拉利,包括索伯、威廉姆斯、梅賽德斯 GP 等車隊也都開始使用不同成熟度的失速尾翼系統。

不過在 12 支車隊中,紅牛二隊及 3 支新車隊沒有著手研發。

2011 年起,FOTA 投票決定禁用失速尾翼。但在其應用期間,各車隊積極研發,不斷改進,為賽車的性能提升做出了努力,也讓比賽更加精彩。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廣汽埃安 Aion V 的智能駕駛輔助配置豐富多樣,涵蓋多個系統與功能。它搭載了 ADiGO 系列自動駕駛系統,有不同版本滿足各車型需求,具備如智能限速自適應巡航、交通擁堵輔助等多項功能。還擁有一鍵遙控泊車、AR 實景導航。新款車型配備激光
Aion V 的懸掛系統配置為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沒有可調懸掛、空氣懸掛以及電磁感應懸掛。麥弗遜式獨立懸掛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能為車輛提供較好的轉向響應。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則可精確控制車輪運動,有效提升車輛的舒適性與操控
Aion V所屬品牌為埃安,其前身為廣汽新能源,于 2017 年 7 月 28 日成立,2020 年 11 月廣州車展正式獨立為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起初,廣汽新能源旗下車型獲市場不錯回應,后推出的 Aion S 和 AION LX 等純電動
二代埃安 Aion V 的外觀設計亮點諸多,從靈感來源到各個細節都獨具特色。它的外觀設計靈感源于霸王龍,前臉的封閉式進氣格柵、類似“龍爪”的大燈組,搭配豎狀日間行車燈,極具辨識度;車身側面“硬派”,D 柱垂直,防剮蹭輪眉與磨砂側裙搭配多輻輪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