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價格受電池成本影響有多大?

新能源汽車價格受電池成本影響非常大。

目前動力電池生產成本為 1300 元千瓦時,裝車價格為 1700 元。三元鋰電池一度電成本約 700 元,磷酸鐵鋰電池一度電成本約 500 元。

像續航 400 公里的新能源車,搭載 60 度電的三元鋰電池成本約 4.2 萬元,磷酸鐵鋰電池成本約 3 萬元,這只是成本價,更換電池還得加上工時費等。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 60 萬元/噸已跌至 8 萬元/噸,這讓電池成本大降。零跑汽車鐵鋰電芯采購價做到 0.4 元/Wh,比亞迪 1 度電拿貨價 360 元,100 度電池包電芯成本 3.6 萬元,算上其他東西 5 萬元左右,三元鋰電池 100 度成本 6、7 萬元。寧德時代新電池價格也有調整。

今年,不少車企因電池成本降低調整了車價,如比亞迪秦 PLUS、驅逐艦 05 起步價 7.98 萬。但 15 萬買 800 公里續航純電動車較難,因為此價位純電動汽車競爭力不強。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還低,低端市場戰斗力不足。不過電池降價對 10 萬元以下新能源車是利好,能讓消費者受益,也能提升產品空間和續航。

電動汽車價格主要受電池成本、研發成本、市場需求和供應、政策和補貼、品牌價值和定位、獨特性和稀缺性、高品質和高性能以及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其中電池成本約占電動汽車總成本的 40%,電池原材料碳酸鋰的價格波動直接影響電池成本。

當前,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占整車成本的比例較高,甚至可達 30%至 40%。而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生產效應的顯現,鋰電池等關鍵部件的成本正在逐年下降。

同時,在 2024 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低位運行。從 2023 年年初近 60 萬元/噸高位,暴跌至年末的 10 萬元/噸,且今年以來繼續下滑至 10 萬元/噸以下。

新能源汽車的高價位主要由電池成本、零部件成本、研發成本等造成。純電動汽車采用的三元鋰電池價格高昂,以一輛普通的純 A 級電動汽車為例,配置 25kWh 電池組的成本就高達 7 萬元左右。

國內零部件制造業相對薄弱,大量零部件依賴進口推高了制造成本。汽車行業研發成本通常很高,這部分成本需平攤到每輛車。

當下,各家新能源車企都停下了“價格戰”的腳步,碳酸鋰礦價格的持續走低,并不一定會讓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價格“應聲而降”。此前,不少企業參與的價格戰,因為其技術路線及成本控制的原因,甚至需要犧牲成本而降價。可以說,鋰礦材料成本下降帶來的,早已被車企在此前的降價中“用掉了”。如今,因為原材料價格下跌,也會為這些企業迎來了控制成本經營的機會。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7.98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奔馳smart的內飾做工精細,展現出不錯的品質。從設計上看,像smart精靈#3內飾時尚且充滿戰斗氣息,獨特的方向盤不僅設計出色,功能也多樣;中控臺簡潔大方,搭配觸控式液晶屏科技感十足。在用料方面,多處采用皮質和翻毛材質混搭,如座椅寬大厚實
江鈴全順6座的價格在不同地區有差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消費能力、市場需求不同,經銷商的運營成本、營銷策略和優惠政策也有別,這些都會導致價格出現波動。比如一線城市最新6座全順汽車價格在15萬元左右,二線城市在13萬元左右,三線城市及以下在
寶馬七系 740 的空間十分寬敞,完全能夠滿足各類出行需求。從車身尺寸來看,長寬高分別為 5273mm、1902mm 和 1498mm,軸距達 3210mm,為寬敞空間奠定基礎。前排駕駛者與副駕活動自如,后排縱向空間達 950mm,腿部空間
比亞迪 F6 的保養成本不算高。它的質保期長達 5 年或 10 萬公里,首保由廠方免費提供。此后保養周期多為 5000 公里,小保養如僅更換機油機濾含工時費約 200 元,大保養如機油三濾含工時費約 320 元。6 萬公里大保養費用約 15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