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領航級智能工廠出爐,中國智造邁入高階轉型期"
**15家領航級智能工廠出爐,中國智造邁入高階轉型期**
11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在南京舉行的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揭曉了首批15家領航級智能工廠名單。這一里程碑事件不僅標志著中國智能制造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的跨越,更揭示了制造業高階轉型的三大核心趨勢:技術融合重構生產范式、效率躍升重塑產業競爭力、綠色低碳成為轉型標配。
**技術融合:從“單點突破”到“系統重構”**
領航級工廠的智能島式總裝布局,以3大島群、16個工藝島為核心,實現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的深度耦合。以南京鋼鐵為例,其JIT+CTM智能工廠通過智能操控系統、機械臂集群和無人AGV的協同,將傳統鋼廠的“人機協作”升級為“全域自主決策”。南鋼智慧運營中心的數據顯示,這一模式使生產穩定性提升10%,成本降低10%,印證了“人工智能+鋼鐵”從概念到落地的可行性。
**效率革命:研發與制造的雙重提速**
首批領航工廠的實踐表明,智能化改造已突破局部優化,轉向全鏈條效能躍升。產品研發周期從420天壓縮至240天,導入周期從40天縮短至15天,制造效率提升30%,車身車間換產耗時銳減67%——這些數字背后,是數字孿生、AI仿真等技術對傳統流程的顛覆。更值得注意的是,全國數百家改造工廠的共性成果: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9%、生產效率提升22%,凸顯智能化從“標桿試點”向“規模效益”的擴散效應。
**綠色智造:減碳與增效的協同路徑**
智能化轉型的另一個維度是可持續發展。領航工廠通過能耗動態監控、廢料循環算法等,實現碳排放平均減少20%。這一成果與工信部“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的目標高度契合——自2024年啟動以來,該行動已推動全國建成70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形成基礎級、先進級、領航級的金字塔梯隊,為“雙碳”目標提供了制造業解決方案。
此次名單的公布,既是對“人工智能+”行動的政策呼應,也為全球制造業轉型提供了中國樣本。隨著15家領航工廠的經驗推廣,中國智造正從“跟跑”轉向“并跑”甚至“領跑”,其核心邏輯已從技術應用升維至生態重構。下一步,如何將單點創新轉化為行業標準,將是智能化躍遷的關鍵命題。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