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車到2026年上線檢測的流程是怎樣的?
2018年注冊的9座及以下非營運家用車(無重大傷亡事故、無非法改裝)到2026年(第8年)無需上線檢測,可直接通過“交管12123”APP申領電子檢驗標志;若為面包車、曾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因非法改裝被查處的車輛,則需按流程上線檢測。
這一流程的核心邏輯是基于2026年車檢新規的優化:對于符合條件的家用車,第8年仍處于“6-10年免上線”的政策范疇內,僅需線上完成電子標申領;而特殊情形車輛則需遵循“預約-準備-檢測-領標”的標準化流程。線上預約可通過交管12123APP選擇就近檢測站及時段,線下檢測推行“一窗受理”與“交鑰匙服務”,材料簡化至系統自動核驗電子保單、行駛證等,全程約40分鐘即可完成。需注意的是,無論是否上線,年檢前均需處理未繳違章、確保交強險在有效期內,且可提前三個月辦理,避免逾期產生扣分罰款。
這一流程的核心邏輯是基于2026年車檢新規的優化:對于符合條件的家用車,第8年仍處于“6-10年免上線”的政策范疇內,僅需線上完成電子標申領;而特殊情形車輛則需遵循“預約-準備-檢測-領標”的標準化流程。線上預約可通過交管12123APP選擇就近檢測站及時段,線下檢測推行“一窗受理”與“交鑰匙服務”,材料簡化至系統自動核驗電子保單、行駛證等,全程約40分鐘即可完成。需注意的是,無論是否上線,年檢前均需處理未繳違章、確保交強險在有效期內,且可提前三個月辦理,避免逾期產生扣分罰款。
若車輛需上線檢測,前期準備需根據動力類型針對性調整:燃油車需檢查燈光、剎車、輪胎等基礎狀態,若發動機故障燈亮需提前清碼,可通過加95號及以上汽油低檔高速行駛提升排放通過率;新能源車則需確保純電車電池健康度≥70%、插混車油箱加滿,同時攜帶三角警示牌等必備工具。到店后,工作人員將依次開展外觀檢查(核對車輛信息、輪胎花紋、警示裝置等)、安全性能檢測(制動、側滑、底盤等),燃油車需額外進行尾氣檢測,新能源車則重點檢測“三電”系統狀態。檢測合格后,電子檢驗標志將同步至交管12123APP,無需等待紙質憑證;若某項指標不合格,車主需自行整改后復檢,且復檢無需重復繳納費用。
2026年車檢新規還新增多項便民措施:15年以上老車取消一年兩審,統一調整為一年一審;異地年檢無需開具紙質委托書,車主可直接通過APP預約登記地以外的檢測站;線上預約用戶享有檢測優先級,有效縮短等待時間。這些調整既簡化了流程,也降低了車主的時間成本。
整體而言,2018年的車輛到2026年的年檢流程已實現“線上化、便捷化、差異化”。符合條件的家用車可全程線上辦理,特殊車輛則通過標準化檢測確保安全合規。新規在嚴格把控車輛安全底線的同時,通過技術手段優化服務體驗,讓年檢從“繁瑣事項”轉變為“高效流程”,充分適配現代車主的生活節奏。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