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首位院士誕生,自主創新再攀高峰
**比亞迪首位院士誕生,自主創新再攀高峰**
2025年11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比亞迪首席科學家、汽車總工程師廉玉波榮膺院士稱號。這一殊榮不僅是對其個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30余年技術攻堅的肯定,更標志著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話語權的顯著提升。
**從航空夢到汽車強國使命**
1987年,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廉玉波懷揣航空報國理想,卻因時代機遇投身汽車行業。在天津中國汽車技術中心的四年間,他白天參與車型設計,夜晚自學汽車理論,這段“半路出家”的經歷反而為其奠定了跨學科技術視野。2004年加入比亞迪后,他主導構建了覆蓋整車平臺、三電系統、功率半導體的全產業鏈技術體系,推動企業從電池制造商轉型為全球新能源車企龍頭。
**三大技術革命改寫行業規則**
廉玉波的科研生涯貫穿中國汽車工業“換道超車”全過程。其首創的無模組刀片電池技術,通過電芯直接成組設計,將體積利用率提升50%以上,同時通過“蜂窩鋁”結構實現針刺不起火,破解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的行業悖論;主導的插電混動技術路線,以電驅為主、發動機為輔,顛覆傳統混動架構,使比亞迪DM-i車型百公里油耗降至3.8L;構建的IGBT芯片全自主產業鏈,打破英飛凌等國際巨頭壟斷,車規級碳化硅模塊量產使電機控制系統效率達97%。這些突破直接推動比亞迪2024年銷量突破427萬輛,蟬聯全球新能源銷冠。
**院士制度改革的產業風向標**
此次增選首次為民營科技企業設置專項名額,廉玉波與寧德時代吳凱的同步當選,凸顯國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決心。值得注意的是,兩位科學家均在2024年卸任企業高管職務,專職投入研發,這種“退居技術一線”的選擇,折射出中國科技領軍企業對基礎研究的戰略重注。正如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所言:“院士稱號應授予那些將論文寫在生產線上的實踐者?!?
**下半場競速:從電動化到智能化**
獲評院士后,廉玉波將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新賽道。其團隊已啟動基于電動底盤的線控轉向、智能扭矩分配等技術預研,并聯合華為、地平線等企業開發車用AI大模型。在近期內部技術會議上,他提出“電動化是軀干,智能化是靈魂”的演進路徑,強調通過垂直整合模式打通傳感、決策、執行全鏈路數據閉環。
隨著比亞迪深圳超算中心(算力達1000P)的投用,這位新晉院士正帶領團隊向L4級自動駕駛發起攻關。從刀片電池到智能駕駛,廉玉波的科研軌跡恰是中國汽車工業從跟跑到領跑的縮影,而其院士身份的加持,無疑將為行業自主創新注入更強動能。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