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V管理十周年成果發布,車輛循環ID計劃啟動
2025年10月15日,“2025年道路機動車輛有害物質管控技術研討會”暨“ELV管理十周年”成果發布會在北京成功舉辦,150余位來自行業機構、企業及相關媒體的代表齊聚一堂。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丁志軍在會上指出,ELV管理有力推動了汽車產業綠色轉型。過去十年,我國在標準體系建設、政策機制創新和技術路徑落地等方面成績斐然,整車與零部件企業的綠色設計能力和產品回收利用水平穩步提高。
會議系統回顧了我國汽車有害物質與可回收利用率(ELV)管理十年成效,并發布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中國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ELV)行業研究報告(2016 - 2025)》《全球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ELV)法規應對指南(2025)》《汽車行業有害物質管理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以及《汽車行業有害物質管理優秀實踐案例集(2025)》。
值得一提的是,為推動行業最佳實踐的傳播,會議舉行了ELV管理典型案例企業授予儀式。經專家評審,從有害物質替代與減量化、易回收性設計、綠色供應鏈管理等七大方向,遴選出21家企業的29項典型案例。
在技術成果方面,中汽數據回收利用室主任莊夢夢在報告中提到,2024年車型總含鉛量大幅下降,達到歷史最低水平,鉛污染控制成效顯著。同時,車輛的可再利用率與可回收利用率持續提升,多數車型相關指標滿足歐盟RRR認證要求。
而在“十五五”期間,行業明確了持續完善標準體系、拓展管控范圍,構建覆蓋車輛全生命周期綠色治理機制的工作方向。
大會的另一大亮點,是正式啟動了“中國車輛循環ID聯合研究行動計劃”。該計劃由中汽數據牽頭,聯合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等首批八家行業機構共同推進。此計劃致力于建立覆蓋車輛設計、制造、使用與回收全過程的循環信息數據鏈,為實現精準溯源、材料循環和閉環管理奠定技術基礎,這也標志著我國汽車行業綠色與循環發展邁向新高度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