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膜劑含量分析的操作流程是怎樣的?
鍍膜劑含量分析的操作流程較為復雜,需經過樣品采集、送專業實驗室,再經樣品溶液制備、儀器參數設置、標準溶液配制等一系列步驟。首先要確保采集的樣品能代表整體,接著在實驗室里按樣品特性選檢測方法。之后制備樣品溶液,精確稱量并定容。同時設置好儀器條件參數,如波長、狹縫寬度等,還要精心配制標準溶液,如此才能準確分析其含量 。
樣品采集完畢并送往專業實驗室后,就進入到關鍵的實驗操作環節。
樣品溶液制備不容小覷,將樣品仔細研磨粉碎,精確稱量 0.1g(精確到萬分之一),這體現了實驗對精度的極致追求。把稱好的樣品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再用去離子水定容,然后充分搖勻備用。這一步為后續的檢測提供了合適的樣本基礎。
與此同時,要準備好實驗設備及試劑。AA7000 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是核心設備,并且要配備 Na、K 空心陰極燈,鉀單元素標準溶液和鈉單元素標準溶液也必不可少,它們均來自權威的標準物質研究中心,為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提供保障。
儀器條件參數設置有著嚴格要求。K 波長設定為 766.5nm,狹縫寬度 0.4nm,燃燒頭高度 10mm,燃氣流量 1.3L/min,燈電流 3mA,采用空氣 - 乙炔火焰;Na 波長 589.0nm,狹縫寬度 0.2nm,燃燒頭高度 10mm,燃氣流量 1.3L/min,燈電流 2mA,同樣是空氣 - 乙炔火焰。這些精確的參數設置,就如同為實驗設定了精準的軌道。
標準溶液的配制也至關重要,標液中每 100 mL 溶液要加入 1.5 mL100g/L 的氯化銫溶液,Na 濃度為 0.02、0.04、0.08、0.12μg/mL,K 濃度為 0、0.04、0.08、0.12、0.16μg/mL。
通過這一系列嚴謹的操作流程,涵蓋從樣品的采集到各個實驗環節的精細把控,能夠準確地對鍍膜劑的含量進行分析,為鍍膜劑的質量評估、性能研究等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