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車用尿素液有哪些常見的技術難點?
制作車用尿素液的常見技術難點集中在原料把控、混合工藝與質量檢測等方面。原料上,需用純度 99.5%以上的尿素與去離子水,且嚴格遵循 32.5:67.5 的比例,否則影響品質。混合時,要精準控制攪拌的時間與速度,攪拌后還需密閉靜置。此外,過濾要精細,去除雜質顆粒。而質量檢測也不容忽視,需對密度、pH 值等進行嚴格檢測,確保產品符合標準。
在原料把控環節,尿素的純度極為關鍵。市場上尿素質量參差不齊,要找到符合ISO 22241標準、純度99.5%以上的尿素并非易事。若尿素純度不達標,其中的雜質可能會在車輛的SCR系統中積累,導致系統故障,損害車輛尾氣處理裝置。同時,水質的選擇也馬虎不得。只能使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因為自來水中含有各種礦物質和雜質,會影響尿素液的化學反應,降低其對氮氧化物的還原效率,進而影響車輛的環保性能。
混合工藝方面,除了嚴格按照32.5:67.5的比例進行混合,攪拌的時間和速度需精準控制。攪拌速度過快,可能導致溶液飛濺,造成原料浪費且影響混合均勻度;攪拌速度過慢,尿素又難以完全溶解。攪拌后的密閉靜置同樣重要,一般需4小時以上,讓溶液中的分子充分融合,達到穩定狀態。此外,精細過濾環節要選用合適的濾網,既能有效去除微小雜質顆粒,又不能影響溶液的正常通過。
質量檢測是確保車用尿素液合格的最后一道防線。除了檢測密度、pH值,像銅片腐蝕試驗等也必不可少。密度不符合標準,可能意味著成分比例出現偏差;pH值異常,會影響尿素液的化學穩定性;銅片腐蝕試驗不過關,則表明產品可能對車輛零部件有腐蝕性。只有各項檢測都達標,才能保證尿素液在車輛中正常發揮作用。
總之,制作車用尿素液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挑戰,從原料的嚴格篩選,到混合工藝的精準控制,再到質量檢測的嚴謹執行,環環相扣,只有每個環節都做到位,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車用尿素液,保障車輛的正常運行和環保性能。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