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車的‘智駕’理念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智駕車的“智駕”理念歷經漫長發展而來,從早期的設想探索,到逐步實現多種功能,是不斷積累與創新的結果。早在 1925 年就有人展示無線電控制汽車,此后眾多科研人員與車企持續發力。谷歌、特斯拉等紛紛投入開發,國內清華大學等也積極參與。如今智駕功能日益豐富,但多數車企仍處于 L2 級。智駕理念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進化,致力于為用戶帶來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體驗 。
1969 年,約翰·麥卡錫描述了類似現代自動駕駛汽車的想法,為智駕理念的發展埋下了新的種子。1984 年美國發起自主地面車輛計劃,進一步推動了智駕技術從設想走向實踐。到 2009 年,谷歌秘密開展無人駕駛汽車項目,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吸引了全球目光,也讓智駕理念得到更廣泛關注。2015 年,特斯拉推出半自動駕駛系統 Autopilot,讓智駕開始走進大眾視野。
在國內,清華大學于 1988 年就開始研究開發 THMR 系列智能車,開啟了本土智駕探索之路。2018 年小鵬邁入“智駕元年”,展現了國內車企在智駕領域的進取之心。隨著時間推移,智駕技術不斷進步。《汽車智能駕駛技術及產業發展白皮書》從多個維度探討智能駕駛輔助技術本質,指出多源數據融合技術優勢,華為堅持多傳感器融合路線并構建“五維安全”理念,都為智駕理念注入新內涵。
如今,智駕技術雖取得顯著進展,但距離 L5 級自動駕駛仍有很長的路要走。2024 年多數車企停留在 L2 級,不過 6 月極氪等 10 家國內車企獲得 L3 自動駕駛測試牌照,極氪測試通過率高,這無疑是新的突破。
智駕車的“智駕”理念從早期簡單的控制設想,到如今復雜的智能安全體系構建,是全球科研力量與車企共同努力的成果。它在發展中不斷汲取新技術,將安全與智能深度融合,未來也必將繼續引領汽車出行方式的變革,為人們帶來更美好的出行體驗。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