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企新能源轉型成效與挑戰并存

在新能源汽車的激烈競爭浪潮中,合資車企的轉型之路可謂成效與挑戰并存。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 5%飆升至 56%,而合資企業市場占有率卻從 60%驟降至 30%以下。今年前四個月,一汽 - 大眾新能源車累計銷量下滑 64%,上汽大眾下滑 47%,華晨寶馬降幅超 50%。盡管形勢嚴峻,但合資車企積極調整戰略,在轉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大眾在 2025 年上海車展發力,推出 5 款新車,其中 3 款概念車備受關注。大眾安徽 ID.EVO 概念車由中國團隊主導開發,有望成為蔚來 ES8問界 M9 純電版本的有力競爭者;上汽大眾 ID. ERA 概念車 7 座布局,在增程式 SUV 市場也頗具潛力。東風日產 N7 憑借精準定價、技術整合、體驗升級和渠道協同等策略,50 天超 2 萬臺的大定數據令人矚目。廣汽豐田自 2024 年宣布“聚變 2030”戰略后,鉑智 3X 車型成績斐然,短短幾個月累計交付量近 2 萬輛,奪得合資純電 SUV 銷量冠軍。

不僅如此,多家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積極拓展產品線,覆蓋純電動、插電混動和增程式混動等領域。豐田在華合資公司為部分車型搭載先進智能座艙和駕駛輔助系統;部分合資品牌還將產品決策權交給中方團隊,強調本土化研發。

然而,合資車企在轉型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從數據來看,今年前四個月,主流合資車企新能源車滲透率基本在 10%以下,與主流自主車企差距明顯,比亞迪新能源車滲透率達 100%,吉利也有 59%。消費者對合資新能源車型的認可度有待提高,合資品牌在燃油車時代建立的技術壁壘被打破,品牌溢價逐漸蒸發。

面對挑戰,合資車企需繼續探索轉型路徑。要深化本土化研發,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加強與科技企業合作,彌補智能化短板;發揮品牌與供應鏈優勢,提升產品競爭力。只有不斷創新與變革,合資車企才能在新能源市場贏得一席之地。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2021 款奧迪 Q5L 豪華動感型的保養成本不算高。以 40 TFSI 豪華動感型為例,若一年行駛 2 萬公里,前 6 萬公里保養費用約 16595 元,平均一年保養費約 5532 元。首次保養在 10000 公里,之后每 10000 公
奧迪Q2L車的空間尺寸能夠滿足日常家用。從乘坐空間來看,其車身尺寸為4236x1785x1548毫米,軸距2628毫米,后排可舒適乘坐三位成年人,即便身高184厘米、體重75公斤的乘客乘坐也有一定空間。車內儲物格設計合理,方便放置小物件。后
汽車噴油漆前,要對車身表面依次進行清潔、打磨、除油除蠟、修復凹陷劃痕以及遮蔽保護等處理。清潔能去除污垢雜質,為噴漆打好基礎,先用高壓水槍全面沖洗,再用專用清潔劑仔細擦拭;打磨可增加漆的附著力,依車身狀況選砂紙,從粗到細打磨;除油除蠟確保無油
2012 款奧迪 Q5 的內飾配置可圈可點,展現出豪華與實用兼具的特質。其內飾設計精巧,布局合理,采用了大量優質材料。像皮質方向盤握感舒適,儀表盤設計精細;座椅有真皮和織物兩種選擇,各有優勢,部分駕駛位還有座椅記憶功能。車內不僅有多種實用配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