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能源汽車高倍率充電的真相
在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當下,高倍率充電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今年,FE電動方程式賽事規則加入進站快充環節,這一變革讓我們看到高倍率充電在賽車領域的應用。賽事中,車手在維修區進站充電補能僅需 30 秒,充電功率達 600kW,能為車輛補充 10%(3.85 度)的電量。全新 GEN3 EVO 賽車電池可用能量為 38.5 度,理論上完全充滿電池需 4 分鐘。其使用 1000V 的高壓電氣架構電壓,在 600kW 功率充電工況下的峰值電流為 600A,而電池電芯工作溫度達 57 攝氏度時,BMS 開始限制功率輸出。
在民用領域,各大企業也在高倍率充電技術上不斷發力。比亞迪兆瓦閃充最高充電電壓達 1000V,最大充電功率 1000kW,最大充電電流 1000A,最高充電倍率為 10C。比亞迪漢 L 在 1000V 充電系統支持下,1 秒可補能 2km,充電 5 分鐘續航能達到 407km。今年 4 月份,寧德時代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峰值充電速率達 12C,峰值充電功率 1.3 兆瓦,1 秒能充 2.5 公里,充電 5 分鐘可補充 520 公里續航。5 月份,欣旺達發布閃充電池 4.0,欣星馳 2.0 的峰值充電倍率為 12C,1 分鐘可補能 150 公里。
然而,高倍率充電并非一帆風順。提高充電倍率面臨諸多挑戰,比如電池穩定性與使用壽命的平衡,高倍率充電會加速電池材料降解,影響電池壽命;快速充電過程中鋰金屬可能形成枝晶,嚴重時會導致電池故障或火災;充電產生的過多熱量若不能有效散發,會使電池性能退化 。
從成本角度來看,5C 超充樁建設成本是普通 2C、3C 超充樁的兩三倍,10C 超充樁建設成本更是普通超充站的五六倍。支持 5C 快充的電池包成本也比普通電池高 20% - 30%。
盡管面臨挑戰,高倍率充電技術仍在不斷進步。相信在未來,隨著技術的持續創新與突破,新能源汽車高倍率充電將更加成熟,“續航焦慮”與“充電等待”的難題也將逐步得到解決,為人們的出行帶來更多便利。
最新問答

